“哦!,你反映的可是實情?”文衛國問郭紅春。
郭紅春趕緊回答道:“文書記,就是您借我兩個膽,我也不敢在您麵前妄言,我說的句句都是實情”。
文衛國點點頭,他拿起桌上的電話,撥了出去。幾秒過後,電話接通了,文衛國拿著話筒,笑著說道:“萬書記,我這裡有位縣委書記,他反映了你們清遠市紀委的一些問題,你來我辦公室一趟,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
文衛國說完後,他放下電話,隨後問郭紅春,“郭紅春同誌,昊宇在青山鎮的工作乾得怎麼樣?”
文衛國的問話,在郭紅春看來太親切不過,像是兩人在拉家常,他激動地說道:“文書記,客觀地說,昊宇同誌乾得非常不錯,下去不到三個月,青山鎮在他的帶領下,無論是從乾部工作作風,還是乾部的精神麵貌上,那都是煥然一新。更難能可貴的是,昊宇同誌提出的種植項目,極大地調動了乾部群眾的積極性,青山鎮的工作局麵,現在是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文書記,毫不誇張地說,昊宇同誌是個難得的人才呀!,他在青山鎮,是青山鎮老百姓之福啊!”。
文衛國笑笑,“郭紅春同誌,你不要過於地褒獎他,昊宇有才,這個我心裡清楚,他還是要多鍛煉鍛煉。至於他在地方上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工作成績,這同樣離不開你們的支持與幫助,但是這種工作作風必須堅持下去,這樣不僅是對他,更是對青山鎮的持續發展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