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順的海藻叢之中,一株株海藻輕輕搖擺,從植株表麵升騰起一顆顆細小的氣泡,升向上方。
這些都是光合作用產生的新鮮氧氣。
相信要不了多久,這座地下避難所就會充斥充滿氧氣的清新空氣。
大羽藻已經是魔法植物,經過一次進化,可以在海水或淡水環境中隨便存活。
包括另外兩種狙射噴瓜,藍葉海菖蒲都是如此。
另外,大羽藻具備一種奇特的能力——將海水淨化成淡水。
因為海水和淡水密度不同的緣故,再加上海水池屬於“死水”,缺少洋流流動。
長久以往,淡水和海水會出現分層的現象。
密度更低的淡水,一般會分層於海水上方。
之前購買的海水淡化設備,廠家附送了幾個海水淡化膜,他又額外加購了十幾個,淡化膜庫存並不緊缺。
淡化膜,是一種可以分離海水和淡水的薄膜,像是保鮮膜那樣,纏繞在一個個圓柱形的杆子上。
隻要在兩個水池之間,用一根管道相連,安裝一台小功率的抽水機。
就可以把海水池表麵的淡水抽到淡水池內。
要是遇到海水,淡化膜就會把它們隔絕在外,防止汙染淡水池。
這種方法有一個缺點。
事實上,海水和淡水在某些情況下是會融合到一起的。
例如,劇烈的攪動。
像咱們炒菜放鹽,必須把鹽拌開那樣。
如果抽水功率過大,引起海水池大範圍的攪動。
那很可能造成海水淡水混合,導致整體密度提升,無法通過淡化膜。
“暫時就這樣吧,小心一點,問題應該不大。”
缺點可以逐漸改善,功能先完成再談其他。
……
又過了一天。
當薑楓再次來到海水池旁邊時。
海水池內,由大羽藻淨化出的淡水和原本的海水,出現分層。
雖然海水、淡水看起來都很清澈。
但是海水微微發暗,淡水更加清澈瑩亮。
薑楓拿起新改造好的管道,連接一台小功率的抽水機,往海水池表麵抽取淡水,試驗了一下。
海水池表麵水波輕輕晃動,淡水形成涓涓細流,從另一個管道流出,流入提前準備好的紅色大桶中。
薑楓從桶內舀了一點清水,倒入口中嘗了嘗。
“嘖~”
他咂了咂嘴,
“沒有鹹味,淨化效果還不錯。”
目前栽種的大羽藻並未生長至完全成熟期。
達到成熟還要一天的時間。(植物滋長II滋潤下)
按當前的淨化效率。
一池子大羽藻,僅需12小時,能把整個池子的海水淨化成淡水。
等大羽藻生長完全後,這一過程可以縮短至8小時。
一個淡/海水池蓄水量大約為400立方米。
1立方米能儲存1000L水。
一水池大概的儲水量為40萬升。
一畝綠寶石香米,整個生長周期,約10天,需要的所有用水量大致為1500立方米。
也就是4個淡水池大小。
換做用水量相對較少的魔法植物。
總體來說,一個淡水池,能供應大約10畝地的日常淡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