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心中揣著狐疑,想從趙官家臉上看出一些端倪,卻見他無喜無悲,神色平淡得很。
伺候在旁的董宋臣搖了搖拂塵,“請百官奏事。”
百官們並沒有一開始就發難,而是按著流程,先一一稟報日常政務。
十幾件政務陸續奏報上去,輪到一個紫袍老者出列。
這是個重臣,戶部尚書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臣馬光祖有奏,去歲太湖水泛,沿湖受災頗重,淹沒了許多良田,失地百姓沒了生計來源,有許多流散到了臨安附近,臣打算在東土城中劃出地界容留,請陛下允可。”
“可!”趙官家點頭,“交執政府議定,早日施行。”
接著參知政事董槐出班請奏,“陛下,知濠州李庭芝上奏,欲在荊山設城,以備淮南,臣以為,荊山地處四水相交處,又較為凸出,乃是戰略要地,因此請從李庭芝之奏。”
“朕無異見,汝等宰執商議,剖析利弊妥善處之。”趙官家再次點頭。
其實這些事,大臣們實際上都已經溝通商議好了,報上來,隻是走個流程,趙官家又是甩手慣了,隻要不涉及他,基本就是點頭了事。
日常政務走完,接下來才是重頭戲了。
百官們看到官家神情淡定,又聯想到昨天千辛萬苦施壓,最終還是功虧一簣了,便暗暗立誓,今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朝堂上,如果,是帶有爭鬥的議題,往往都是由小弟打頭,拋磚引玉之後漸次升級,最後才由占據上風一方的大佬一錘定音。
雖然今天不是百官之間的鬥爭,而是百官與皇帝的鬥爭,但同樣也是按著這個傳統流程來。
於是,禦史吳衍光榮的領取到了這個任務,化身小磚頭,鬥誌滿滿站了出來,慷慨激昂道,“陛下,臣吳衍請奏!”
一場決定國本的大事,由自己親手開啟,不但必將名載史冊,而且也將聲動朝野,想想就令人激動。
這也就是許多低階官員願意冒著被懲處的巨大風險,總是飛蛾撲火般站出來的原因。
趙官家還是很淡定,眼觀鼻,鼻觀心,似乎沒聽到一般。
董宋臣履行著自己工具人的作用,“奏來!”
吳衍一臉凝重,以莊重的神態整理好衣冠,在朝堂正中嚴肅的跪下,雙手平端著笏板,朗聲奏道,
“臣嘗聞,君賢,則民安,君明,則國盛,昔日秦有始皇,方包舉宇內,囊括四海。漢有武帝,方文治武功,四夷敬服。唐有太宗,方隆治盛世,萬邦來朝。及至我朝,太祖太宗,複我華夏金甌,造極於文明,往來諸帝亦是賢明有加,即至陛下,亦有端平中興,保我大宋數十載安寧!然,今時儲位虛懸,國本無著,令臣民不安,社稷不寧!臣雖位卑,憂國之心卻不敢或忘,鬥膽伏請陛下慎選繼儲之人,以承上啟下,續盛世之輝!”
奏完,就是展開身體,五體投地狀,深深拜伏。
這姿態,這發自肺腑的憂國憂民,簡直就是千古第一大忠臣啊!
文官們都不由紛紛側目,真沒看出來啊,平時不怎麼顯眼的家夥,今日搶了個機會,倒是狠狠的秀了一把。
不過,不管馬屁拍得再響,理由說得再懇切,終究是個小蝦米,對官家造成不了什麼壓力,真正的建功立業,還是要靠我們這些有真本事的來。
此時的百官,大多摩拳擦掌的,準備等官家開口以後,就擼起袖子衝出去,展現一把真正忠臣的風采,連史書上怎麼寫都想好了。
“寶祐三年,二月三,某某於殿上慷慨陳詞,痛斥宋帝擇儲輕忽,帝感其忠義,幡然悔悟,從其言而改立新儲!”
真是美滋滋!
所有人都緊緊盯著趙官家的嘴唇,就等他出聲,發出進攻的號角。
趙官家臉上閃著怒意。
對,就是這樣,越是盛怒,才越能展現我等的無私無畏!
最好還像昨天那樣,多摔幾個東西,這樣史書上記載的文字就能更多點。
官家,來啊,還等什麼呢,快來啊!
趙官家騰地一下,從禦座上彈起。
發飆了,發飆了!
群臣狂喜,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機會就在眼前!
所有人都壓抑住動作,不讓自己發出任何聲音,整個大殿一片寧靜,等待著他們期待的一刻。
趙官家臉皮狂跳,似乎在咬牙切齒,卻緩緩開口,
“可!”
聲音不大,卻無比清晰,在大殿中不停回蕩。
群臣仿佛被石化了,瞪著眼,一臉呆滯。
不!不對!
陛下你這樣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