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水利(2 / 2)

不宋 妖精吃俺一棒 6270 字 3個月前

正吃著,吳潛就找來了,「殿下你現在才吃?」

「嗯嗯。」趙孟啟扒拉了兩口,匆匆咽下,「是出了什麼事麼?要吳公親自跑來。」

「沒出事,一切都挺正常,糧食充足,又有幾萬兵士,不會有亂子的。」

吳潛畢竟是做過宰相的人,處理一個賑災事宜還是手到擒來的,另外他還暫時兼管了平江府的日常行政,也安排的井然有序。

「那就好,其他事吳公您儘可自行決定,無需請示我。」趙孟啟放下心,繼續吃飯。

「殿下,老臣是想與您談談災後的事,不過不急,等您先吃完飯再說。」

吳潛說不急,臉色卻比較凝重,趙孟啟倒也沒讓他久等,三口兩口狼吞虎咽吃完了飯。

二人移步到花廳,相對而坐。

「吳公,您有什麼想法?」趙孟啟預感事情會不小,端正好態度準備仔細聽。

吳潛也不繞彎子,直接道,「殿下,這太湖本是得天獨厚的寶地,為了興利避害,自先秦至本朝南渡以前,一直都在興修各種水利設施,成效都還不錯,很長一段時間裡,太湖區域都很少有旱澇之災。」

趙孟啟點點頭,水利嘛,引水為利,使低處無淹浸,高田有灌溉,他這些日子也了解了一些太湖水利方麵的事情。

大致上,太湖可以分為東西兩邊,西邊地勢較高,水利設施以保水灌溉為主,興修陂塘,造渠引水,從高到低,形成灌溉水網,儘量覆蓋到南北各處高地,最後彙入太湖。

而東邊地勢低窪平坦,則要修建攔水壩,避免淹浸之患,保護農田,同時還要拓寬河道,防止淤塞,在東西走向的數十條自然河流間,開挖出南北走向的人工調水渠,用以調配水源,以及調控各出水河道的水力,防止局部災害。

另外還有就是修建運河用來交通,對了,還有防止海水倒灌的工程。

吳潛繼續說著,「我朝也常有興修舉措,但每每半途而廢,或因財政不足,或因豪強反對,令人扼腕。」

「待南渡後,人口愈多,圍田愈烈,且無序混亂,製度敗壞,三大出水河中,東江婁江早已湮滅,鬆江亦是淤堵狹窄,如此一來,太湖區域就變得易水易旱災。」

「孝宗歎曰「自有圍田,便有水患」,朝廷多次頒發禁圍令,卻積重難返,豪強之輩無視朝廷禁令,依然不斷增加新圍,淳熙十年時圍田為一千四百八十九處,至今不過七十年,光是平江府便有四五千處。」

趙孟啟皺眉,「吳公的意思是,再次嚴禁圍田?」

吳潛搖搖頭,「非也,都已經這麼多圍田了,光是嚴禁新田也沒用,何況即使能禁一時,難禁一世,畢竟人多了,總要吃飯的。」

「老臣是想,由殿下您親自坐鎮,對圍田進行全麵規劃,徹底疏通排水通道,消除水患。」

趙孟啟思索了一會,「重新疏通三江麼?吳公可有具體方案?」

吳潛胸有成竹道,「除了鬆江,其餘兩江修複已經很難,耗費巨大,得不償失,隻是總體方向依舊是通過北、東、南。」

「其一,串聯澱山湖、澄湖及其周圍的白蜆湖、長白蕩、白蓮湖、金雞湖、獨墅湖等,通過鬆江、急水港、牛長涇塘、八蕩河等水道泄水。」

「其二,在昆山開範家浜,上接黃浦江,下通長江,米市渡也分出三支,北為斜塘、泖河、攔路港,與澱山湖相通,中為

園泄涇,上接俞彙塘,南為泖港,承杭嘉湖來水。」

「其三,以太浦河為乾河,連接螞蟻漾、桃花漾、汾湖、馬斜湖、錢盛蕩等大小湖蕩,在運河至瀏河以北地區,按地勢高低,還有陽澄、澄錫虞、湖西沿江三個水係。」

這光是聽聽就知道是大工程,要耗費的人力物力肯定不是小數。

趙孟啟脫口便問道,「大約需要多少錢糧?」

說到錢糧,吳潛變得小心翼翼起來,放輕語調,生怕嚇到燕王。

「疏通水道預計需要四百萬貫左右,拆除不合理圍田估計也要三百至五百萬貫。」

「什麼!?」趙孟啟還是被嚇到了,「差不多就是一千萬貫了,朝廷哪裡拿得出來?」

吳潛趕緊解釋道,「殿下,那劉家籍沒的贓款應該有不少吧,另外老臣還聽說,您推行良僧牒,勒索……不是,是征收了數千萬貫,且先墊付便是,要知道,整理這些水係,亦是可以造出許多良田,最少,兩萬頃是有的,這地價之差也足以償還給您,況且,良田產出增多,稅賦也能增加不少。」

趙孟啟陷入沉思中,五指無意識的叩擊著桌案,讓吳潛心中焦躁不安。

等了好一會,趙孟啟才緩緩開口,「吳公,我覺得,你這方案有缺陷。」

吳潛大急,「殿下啊,這可是百年大計,利在千秋。這次泄洪淹沒了許多莊稼,許多百姓斷了這一季的收成,衣食無著,正好借此以工代賑,錯過這次,以後即便要修,那花費的錢糧可就更多了!殿下,這天下都是您的,何須吝嗇些許錢糧呢?」.

看著吳潛著急上火,頭頂冒煙的樣子,趙孟啟心中失笑,又很是感動,這老頭也是一心為國為民啊。

「吳公莫急嘛,等我說完,我的意思是,你這格局太小,要搞,就搞個大的,搞得徹底一點。」

吳潛愣了,「搞大的?殿下這是何意?」

趙孟啟嘴角一斜,「嘿嘿,我打算,拿出五千萬貫,全麵整修太湖水利!」

「五千萬!?」吳潛覺得一定是自己聽錯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