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財王(1 / 2)

不宋 妖精吃俺一棒 8848 字 3個月前

「以人為食,禽獸不如也!」

「如此頑昧囂凶之蠻夷,不如伐之!」

「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島夷捕食我漢民,罪大惡極,當興師問罪!」

「野人生番不事生產,不知禮義廉恥,有何資格竊據我華夏固有之土?」

「生番性若豺狼,豈是人哉,當除之而後快!」

「以老朽之見,大可不必如此,聖人曰,「雖之狄夷,不可棄也」,士不可不弘毅,我等俱為聖人子弟,正該對島上野人教與禮儀,使其移風易俗,成為真正的人。」

「周老言之有理,唐太宗說,「夷狄亦人爾」,既然在我華夏之土生活,我等確有義務教其向善。」

「沒想到有這麼大一片土地依然荒蠻,在下深感痛心,我等當繼聖人遺誌,使其共沐教化。」

「流求一島為滄海所距,使中外相隔,典籍不能至,聲教不能及,因此而野蠻,正該由我等兼而教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流求島亦是不該例外!」

一群紅著眼的士紳,七嘴八舌表達各自的觀點,看似意見不一,甚至還有爭端,但核心意思其實是一樣的。

必須將這塊肥肉吞下!

「咳!」趙孟啟一聲假咳,讓眾人漸漸安靜下來。

「無論是懷柔也好,教化也罷,總得先溝通,但島上生番處於蒙昧時期,野性凶殘,基本無法溝通,不然也不會近千年下來,漢民一直無法在島上立足,因此想要開拓流求,武力是必備的。」

有士紳急切道,「左右不過一群生番,派出一萬大軍,最多四五個月便可肅清全島,明年開春便可開始拓荒種植!」

「你想得太過簡單了。」趙孟啟搖著手指頭,「首先,這大軍從何而來?整個福建路都湊不出一萬可戰之軍。」

「其次,生番雖然武備原始,但也是有戰鬥力的,而且大多生存在丘陵叢林中,不是一次性就能清掃的,需要在島上留駐大量軍隊進行治安戰。」

「第三,出兵是要花費海量錢糧的,彆說朝廷現在窮得叮當響,就算有錢,派出兵馬打下流求,又憑什麼單單給咱們開拓?」

「第四,這是跨海,必須得有龐大的海運能力,並且東南海上並不太平,常有海匪出沒,因此還要有足夠的水師力量。」

「第五……」

士紳們聽完後有些暈,感覺這些困難確實很棘手,但是可預見到的龐大利益卻讓他們不願罷休。

「殿下,是我等想當然了,此事確實需要從長計議,但想必殿下已經有所設想,不如直接明示,我等必定全力支持!」

「是極是極,殿下必定已有萬全良策,哪裡需要我等費心瞎想。」

「殿下您就該怎麼辦吧,咱們都聽您的。」

趙孟啟笑笑,「那孤就將想法和大家說說,若有不對就請大家指出。」

「開發這麼一座大島,靠單打獨鬥和零散為政是不行的,必須集合力量,統一步調,因此,孤打算成立流求開發公司。」

「股權架構依然如糖業公司,如此朝廷才會支持此事。」

「開發流求甚至難於太湖治理工程,因此,孤打算開發公司總投資為六千萬貫,孤代表皇家出資一千萬貫,替朝廷墊付一千萬貫,另外四千萬貫則發行四十萬股,後續視情況增資。」

「原則上來說,整個流求的土地使用權都歸開發公司所有,也就是相當於六千萬貫買下最少一千萬畝土地,這生意還是很劃算的。」

「然後,孤將建議朝廷,為配合流求開發,成立海陸各一隻新軍,但由開發公司擔負所有費用,當然,這兩支新軍主要是為了

以後維持治安所用,前期還是需要朝廷派出大軍將島上形勢穩定下來,這其間的費用自然也由開發公司承擔,換個說話就是開發公司租借朝廷的軍隊。」

租借軍隊?這也行?

這位殿下還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但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妙策,畢竟朝廷肯定不會允許私軍,又沒道理讓軍隊為了私人利益白做工。

而且好像隻有按燕王這個模式,開發公司才能名正言順的獨占流求利益。

當然,也是因為朝廷和皇家都是開發公司的大股東,燕王還是皇儲,這個異想天開的計劃才有可能,彆人敢提這個想法,朝廷肯定要懷疑你打算謀反。

想通裡麵的道理之後,士紳們紛紛表示支持。

不過趙孟啟還有更深層的用意,這是他們所想不到的。

趙孟啟一直以來的打算就是,拋開現有軍製建立新軍,就如他的東衛親軍一樣,但僅僅一個東衛肯定無法滿足他的要求,於是才有了這個計劃。

利用開發公司的錢,建立自己的精銳直屬武裝,美滋滋啊,等到時機成熟,將精銳抽出來,把裁撤下來的舊軍填充進去,又解決了一部分安置問題,簡直是兩全其美。

接下來趙孟啟又講了一些關於開發公司的運作以及對流求開發的大概步驟,士紳們邊琢磨邊議論,越發覺得可行。

不過也有人發現了問題,「殿下,有了流求確實解決了原料問題,將來就是生產幾萬萬斤也是很可能,但一貫一斤怕是賣不了那麼多吧……」

就是啊,幾萬萬斤就是幾萬萬貫,朝廷收稅都收不到這麼多,大宋終究還是窮人占大多數,有錢人即便也不少,但總不能把糖當飯吃吧。

雖然人人都愛吃糖,但糖也不是必需品,這要是生產出來,卻賣不出去,那就不是寶貝,而是廢物了。

士紳們驚醒過來,心頭發涼,所有目光都集中到趙孟啟身上。

趙孟啟卻不慌不忙,「彆慌,孤先給你們算一筆賬,如今一畝上等水田精耕細作一年兩熟,也就產出三石大米,但甘蔗隻需旱田,耕作遠不用那麼精細,畝產最少也有三四千斤,出糖三四百斤,和大米產量相當,但這糖再便宜,也不可能比大米便宜吧。」

後世甘蔗畝產可達四五噸,出糖率在百分之十五以上,這時候品種要差點,但趙孟啟所說的產量絕對沒問題。

此時大宋的物價高漲,大米在正常時節一斤十文左右,粗糖一斤六十文到一百文之間,就算雪糖產量上來降到粗糖的價格,依然也是暴利。

士紳們細細一想,雖然不清楚雪糖真正的出糖率和生產成本,但也肯定是有利潤的,無非就是賺得沒那麼多而已,於是都稍稍放下了心。

也有人說,「大不了咱們少生產一點便是,反正流求的地用來種其他的也不錯……」

趙孟啟搖頭道,「不必如此,能多生產還是要多生產的,錢幣雖然可以購買任何貨物,但錢幣本身並不算財富,隻有生產出來的物資才算財富,站在整個天下的角度來說,物產自然是越多越好,我們做生意的目的是賺錢,但也要有社會責任感。」

那名士紳汗顏,「殿下教訓得是,是鄙人淺薄了。」

「而且要保證賺錢也不是沒有辦法,咱們大宋六七千萬人口,就是當世最大的市場,即使每人消費一斤雪糖,也夠咱們咬牙拚命生產了,但許多窮人消費不起怎麼辦?」

「一個呢,就是適當降價,另一個,讓窮人變得有錢一點。」

「有人會覺得這個方法很荒謬,但大家得明白,華夏的百姓是當世最勤勞肯乾的人,他們生產出來的價值,遠遠多於他們自身所消耗,然而因為種種壓榨,使他們生產能力下降,導致整個大宋的物產都在

減少。」

「所以孤一再闡述,要給百姓減輕負擔,恢複生產,等他們具有消費能力時,我們一樣可以通過雪糖之類的商品賺到大量錢財,這種獲取財富的方法,難道不必殘酷壓榨要高明百倍麼,如此你好我好天下好,所有人皆大歡喜。」

「這裡麵的道理不複雜,你們可以自己再好好琢磨,另外就是,咱們也不能光把市場放在大宋,要知道就算是其他國度,其他民族,這世界上很少有人能抗拒甜味的誘惑,蒙古人,波斯人,南洋人,高麗人,倭人,不管是什麼人,隻要把咱們的雪糖擺在他麵前,有幾個會不想吃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