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默一行抵一營防禦陣地的時候,已經是淩晨一點了,這一路上眾人奔波七八個小時了。
還打了一場不小的遭遇戰。
一個個的自然是累的七葷八素,隨時隨地一趟就能睡著。
一營長楊瑞福本想將眾人打散後補充下去,可一看這是一個成建製的戰鬥班,便打消了念頭,讓吳劍鋒帶隊直接補充給了一連。
一營是524團主力,一連又是一營主力,每次大戰都是衝鋒在前,傷亡最多,尤其是班排級基層軍官,已經犧牲一半兒了。
吳劍鋒這個少尉一來,就被委任了一連三排排長兼三排一班班長,這個一班自然就是他程默等人了。
國軍一個排,滿編是44人左右,三個戰鬥班加一個火力支援小組以及一個排部。
而吳劍鋒接手的這個三排,把還能戰鬥的傷兵算上,也才23個人。
戰鬥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打響,吳劍鋒隻能將這23人打散,重新編排,除了程默之外,編成兩個班,一個班剛好十一個人,一班由他兼任班長,另一個班他任命奎子為班長。
還在編班之中,團部的電話就打到一營長楊瑞福的營指,上頭找他要人,要的還就剛剛被分配下去的吳劍鋒等人。
楊瑞福氣的差點兒罵娘,但上峰有令,他不敢不聽,隻能派自己的通訊兵過來傳令。
這邊編班快要結束了,大家都還在相互熟悉階段。
這一紙命令讓大家夥都懵了。
程默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應該是他們繳獲的日軍少尉的行軍皮包中的地圖被發現,上頭重視,想找他們了解情況。
這個估計彆人也說不清楚,隻能他去,於是就跟吳劍鋒提議,他一個人過去說明情況,其他人留下。
前沿陣地本來就兵力不足,程默又去過旅部,韓憲元就沒有派人護送他去旅部。
儘管心裡有些害怕,但程默還是獨自上路了,憑借對閘北環境的熟悉,他花了半個小時趕到了旅部所在地。
彭英見到滿頭大汗的程默,了解具體情況後,感到十分驚訝,這支補充兵小隊居然打了一場遭遇戰,一支鬼子便衣尖兵,就這樣被眼前這麼一個小年輕演了一場戲給送走了?
而且自身卻無一傷亡。
這簡直就是奇跡了,具體過程聽上去簡單,偽裝誘導,再全殲,可這沒有過人的膽識和智慧是做不到的。
這樣的戰損比,放在淞滬抗戰以來,那可是絕無僅有的,這要是後方宣傳報道一下,絕對是能振奮國人的。
不過,眼下不是考慮這個的時候。
戰場繳獲要歸公,這是紀律,但是在戰鬥中,實施起來那是有一定難度的,比如,你繳獲了武器,直接就用上戰鬥了,這怎麼算,總不能等你登記造冊後,再發下去進行戰鬥吧?
這麼乾,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戰場繳獲,基本上是誰繳獲的就歸誰,至於事後怎麼說,那是後麵的事情。
一支補充戰鬥小隊居然知道繳獲的皮包裡的文件的重要性,選擇第一時間上交。
這本身就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當見到程默的時候,彭英旅長明白了,眼前這個年輕人不但不是軍人,還是四行倉庫的留守人員,更重要的事,從他的談吐中,看出他絕對是一位念過書,見過世麵的年輕人。
如此人才選擇留守,就已經是莫大勇氣,還直接參加了戰鬥,這就更了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