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老K”歸來(2 / 2)

諜影逆戰 長風 5550 字 6個月前

“我就要奎子、老苗和大春他們三個。”程默點了點頭,既然回來了,那就儘可能保存當初跟自己一起戰鬥的人,況且熟悉的人也容易配合。

“我提了一級,現在是中尉副連長了,奎子現在也是排長,老苗和大春現在也是班長,不過沒關係,營座說了,隻要你回來,一切以你為主!”吳劍鋒嗅了一下鼻子。

他是副連長,是基層指揮員了,自然不能夠隨意的跟在程默身邊行動了。

“謝謝吳連副。”

“彆,還是跟以前一樣,叫吳哥好了,你也不算是我手下的兵。”吳劍鋒連忙擺手道,“我先跟你介紹一下你離開這段時間的咱們營戰鬥情況……”

程默簡單了解了一下一營的情況,在他離開後,日軍集中火力對一營所在陣地進行了報複性的還擊。

一營傷亡不小,隻能放棄原有陣地,往後收縮防禦,讓出大部分原來防守陣地。

日軍隨即跟上,修築工事和碉堡,阪田死後,換了一個對手,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喜歡衝鋒打白刃戰。

一營補充上來的兵員素質肯定是不如對方,死傷真不少,跟程默在的時候完全不一樣。

一營傷亡就大了起來。

當然,就算程默在,碰到這樣的,也發揮不了多大作用,無非是多射殺幾個鬼子,隻能拖延一下日軍的進攻,對大局影響不大,何況日軍進攻的重點不在他們這個防區,而是在大場方向。

日軍想要切斷滬北和滬西戰場的國軍,分割包圍,並殲滅,大場就是成了關鍵的爭奪要地。

對國軍而言,日軍已經推進至蘊藻濱一線,它身後的大場也就成了保衛大上海的最後一道防線。

大場若失,也就標誌著第二次淞滬會戰的失敗,這是國民政府乃至全中國人都不能夠接受的。

為了確保大場不失,老頭子不斷從地方上抽調部隊,幾乎把個中國的部隊都抽了過來。

國軍在淞滬戰線上動用了近七十萬兵力,而日軍如今也差不多征調超過二十萬兵力。

程默拿到了自己的槍,就是第一次遭遇鬼子便衣尖兵繳獲的一支三八大蓋,倒不是這支槍性能多好,隻是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支步槍,何況他還用這支步槍射殺了上百名鬼子。

這支槍在他受傷後交給吳劍鋒保管,現在他回來了,這支槍自然又回到他的手中。

這支槍既然回到了他主人手中,就意味著那個曾經令對麵鬼子夜不能寐的那個“老K”回來了。

“老夥計,讓我們繼續戰鬥吧!”程默將槍內外都擦拭一遍,然後再試了一下槍栓,從軍需官那邊直接就領了一百二十發子彈,他是全營獨一份,隻要他想,子彈管夠。

硝煙彌漫,鬼子的進攻如期而至。

他們一如既往的戰術。

炮兵轟完了,步兵衝,了不起再加上一個“步坦”協同,就是簡單的步兵跟著坦克衝鋒。

這種戰術很原始,但對付更加拉胯的國軍,似乎還是降維打擊,沒辦法,沒本錢,沒裝備,隻能用人命去拚了。

日軍的坦克在二戰中最拉胯的,幾乎渾身都是弱點,用後世的目光去看,那就是一碰就散的家夥。

可偏偏這家夥,在中國戰場上近乎是無法戰勝的存在,因為中國軍隊自己沒有坦克,打坦克用的戰防炮也都是極少的。

隻有用土辦法,設置障礙,泥坑還有煙熏、煙霧乾擾坦克駕駛員視線等等辦法。

要乾掉坦克,隻有抵近了,用人命去拚,這個代價實在太大了。

燃燒瓶是個好辦法,尤其是對付薄皮的“豆戰車”是相當不錯的武器,就地取材,造價低廉,效果明顯,這個方法,程默自然是毫無保留傳授給了吳劍鋒。

吳劍鋒牛刀小試一下,就順利擊毀日軍兩輛坦克,擊傷三輛,令日軍引以為傲的戰車部隊歇菜。

吳劍鋒也是一戰成名,成為88師聞名的“坦克殺手”。

而吳劍鋒知道,這功勞是程默的,隻是他不想要,硬是讓給他了而已,有了這個功勞,他在軍中路會走的更順一些。

而程默則繼續乾他的老本行,穿梭在前沿陣地之上,用他那神出鬼沒的槍法收割一個又一個鬼子的生命。

他不再去記錄自己擊殺了多少,隻在乎一個字: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