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永宣青花梅瓶(2 / 2)

那時潘世川還沒有現在這麼大的家業,隻是子承父業在古玩街上開了一間小字畫鋪子,主要賣一些清代的佚名畫與仿古畫。

當時也是夏天,有人來店裡賣他一件家傳老瓷瓶,一件明永樂年間的青花梅瓶。

寶瓶束口短頸,豐肩寬足,素底無釉也無款識。

通體繪折枝花果,石榴、枇杷、荔枝等水果。

潘世川當時心裡就咯噔一下,不過他也是打小就在古玩行裡混,心中縱然喜的翻江倒海,臉上也絲毫不露半分喜色,沉著臉又細細觀察。

那梅瓶胎質潔白,做工大氣,釉光柔和毫不刺眼,火光完全是靠時間自然的褪去。

青花繪工更是爐火純青,瑞果飽滿,花葉柔美,布局疏密相宜,可稱大師技藝。

潘世川越看越喜,越看越愛,這種一等一的明代宮廷禦器竟然被自己碰到了,簡直就是祖墳冒青煙。

他自己當時就鑒定為古瓷珍品,百分百是一件大開門的永宣青花梅瓶,賣家開口要一百二十萬,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砍了一半定為六十萬元。

怕錯失寶貝,潘世川把店裡的全部現金十萬塊交了定金,剩下的五十萬需要三天時間籌集,然後由相熟的三位古玩店的老板作保,與賣瓶人約好三天後交錢,若是不買或者其他原因交不了餘款,則定金不退。

兩千年初的六十萬著實是一筆巨款,但就這價錢潘世川都樂瘋了,永宣梅瓶在古玩行裡有句話:曆代遍仿無新意,官窯一件價過天。

依照此梅瓶的品相,轉轉手賣給省內的巨賈富豪,簡簡單單就是雙倍的利潤。

就是賣給比自家還牛的古董商,賺一倍也是輕而易舉,所以潘世川根本沒心思繼續營業,關了店門去找自家老爺子。

潘家老爺子一看兒子抱了一個永宣青花梅瓶回來大吃一驚,一聽是花六十萬買回來的,心臟病更是差點犯了。

也顧不得問事情經過,潘老爺子戴上老花鏡就看起了瓶子。

潘老爺子少年時就在古玩行裡做打雜的學徒,可說是跟古玩打了一輩子交道,憑借他的經驗也看不出瓶子有什麼不對之處,完全符合永宣青花瓷的所有特點。

潘老爺子當機立斷,籌錢!

爺倆泡了一壺大紅袍,坐下好好合計了一下,潘世川去籌錢,潘老爺子在家守著寶貝。

六十萬放到哪都是筆巨款,潘家家底雖然很厚,也是各種古玩以及不動產加起來說的,一時間籌集這麼多現金也是需要去親戚朋友家裡去借。

這三天裡潘老爺子隻有一個人在家,玩了一輩子古玩的老人跟初學者不同,守著寶貝梅瓶是越看越心驚,總覺的有問題,因為東西太真了,也太新了。

這倒不是說是釉麵的火光問題,而是這梅瓶通體沒有一絲劃痕,永宣青花六百年來這瓶子不知道在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