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王孟端真跡(1 / 2)

《古玩之金瞳鑒寶》全本免費閱讀

九龍山主人。

這不是王紱的彆號嗎?

想不到此畫竟然是王紱,王孟端的真跡!

沈愈頓時懵圈了!

他曾經想到過很多明初大畫家,比如王履,徐賁,邊景昭,李在,夏旭,戴進,周文靖等,但沒想到竟然是王紱。

王紱的作品比起明中後期的畫家來傳世作品並不算多,但在明初時卻算是多的。

似乎沒必要畫中藏畫吧?

不過沈愈馬上就釋然了,因為項元汴確實是對王紱的畫作極為喜愛,甚至算是鐵粉之一。

並且這個“瞞天”的古代造假家族一直到清末才消失,在清初時王紱的畫已經可說是絕品,為此做一副畫中畫也說的過去。

王紱f,字孟端,號友石生,彆號九龍山人,是明初時頂級的畫家,詩人,書法家。

早年因為才氣被征召入京,後來隱居九龍山教授弟子。

永樂元年,王紱因為書法好再次被舉薦入京,供事於文淵閣,官至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在明代是七品官,品級並不算高,但屬天子近臣,負責書寫誥敕、製詔、銀冊、鐵券等,後來王紱更是參與編纂永樂大典。

王紱的墨竹山石是明代公認的第一人,其山水畫對後來的明代眾家有很大影響,其中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多在其真跡上有題跋。

“舍人風度冠時流,筆底江山不易求。”

明史稱其博學,工歌詩,能書,寫山木竹石,妙絕一時。

除了才氣之外,明史中還記載了王紱的兩個趣事,第一是脾氣倔,從來不會賣畫給富人,有人拿禮物來求畫也是不行,就是畫了之後還要撕了。

還有就是不畏權勢,沐英次子黔國公沐晟是王紱的粉絲,一直想求一副王紱的畫,當麵求畫好幾年都沒有得到一副,最後又是寫信又是讓府中與王紱交好之人求情才求到一幅畫。

此畫是王紱真跡,沈愈沒有一絲懷疑。

黃葉老人智舷在他的黃葉庵集寫到,“項子京家藏王孟端王紱江山萬裡圖一卷,長四丈,餘嘗見之,真希世之寶也。”

這說明項元汴對王紱的字畫很早就收藏了,更是視為珍品。

手捧古畫,沈愈臉上突然露出幾分笑意:“古畫如果原作者沒有書寫畫名,那麼畫名多由後來的收藏者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