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會壓軸與最後一個出場的,沈愈確定不會是自己。
“我今天帶來了一錠古墨。”沈愈沒有那麼多講究,直接在褲兜裡把雕紋銀盒取了出來。
銀盒打開後,油潤古雅,棱角分明的條形程君房墨便露出了真容。
“製墨名家的?”這次是鄭從遠問的。
沈愈點點頭:“沒錯,是明代製墨大師程君房所製古墨。”
“什麼?竟然是程君房的古墨?”
當沈愈說出這是程君房古墨後的一瞬間,廳內五人的視線全部集中在沈愈手中的銀盒上。
無它,程君房墨的名氣太大了。
不管是知名古董店還是專場拍賣會,都是一墨難求,有錢都買不到的東西,這程君房墨完全可以算進去。
“沈兄弟,這錠古墨我能上手看看嗎?”鄭從遠竟然有些迫不及待,感覺對這錠古墨非常敢興趣。
沈愈笑笑:“當然可以!鄭先生你隨便看。”
鄭從遠雙手將古墨拿起,先放在鼻下嗅了嗅,接著用指甲在古墨無文字的地方重重一劃,絲毫痕跡都未留下。
翻轉墨錠,當他看到篆書“程大約印”時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不錯,墨身堅似金鐵,又光潔細膩。
所謂溫其如玉,光澤如漆便是如此,與我之前見到的那錠古墨毫無二致,果真是墨中大珍,程君房墨!”
錢老沒有上手古墨,卻是打量了下沈愈:“我國製墨曆史悠久,但能在墨史留名的並不多。
“傳說,晉代著名大書法家衛夫人寫筆陣圖用的是廬冊鬆煙墨與代郡鹿膠墨,但製墨之人姓甚名誰並無記載。
“到了唐代,李超與李廷珪父子橫空出世,墨史留名,據傳其所製之墨的配方是用鬆煙一斤,珍珠三兩,玉屑一兩,龍腦一兩,然後與生漆合在一起攪拌,最後搗十萬杵方成墨。
“墨成後堅硬如石,放在水中浸泡三年亦不壞,為天下第一品。
“到了明代,製墨名家輩出,其中以萬曆年間的程君房與方於魯最為有名。
“其中程君房自言其墨貴比黃金,為天下墨品第一,雖然有些誇大但也差不太多,其得意之作“玄元靈氣”,“寥天一”,“妙品”,堅似金,紋如玉,色如漆已與唐宋李墨相差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