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勸你不要累這心(1 / 2)

《古玩之金瞳鑒寶》全本免費閱讀

“什麼怎麼看?”沈愈收斂心神反問了一句。

裴玉琴溫婉一笑:“我的意思是說,你能看出此畫出自哪位名家筆下嗎?”

沈愈把手機手電筒關掉後苦笑一聲:“我上哪看去啊,佚名畫之所以叫佚名畫就是因為沒有作者署名,也沒人在現場看到原作者作畫,所以根本無法斷定。

“你是做拍賣行的,自然知道很多佚名畫後邊都帶個傳字,為什麼帶這個傳字?就是傳說,傳聞是某位名家畫的,不能百分百確定,多多少少的都存在一些爭議。”

裴玉琴眨了眨眼:“若是從作品風格或者說畫法淵源上看呢?”

沈愈搖搖頭:“此畫除了一個畫名外,鑒藏章全是些無名之輩的,根本就毫無頭緒。

“目鑒這東西也不太保準,畢竟一個人一個看法,我覺得好的,你就未必,並且以假亂真的畫太多了。

“比如清初四王,就是王時敏、王鑒、王原祁以及王翬,他們全部都是高壽之人,本身繪畫水平更是相當高超,而且最愛仿古,到了中晚年,他們仿宋元名家的畫作,單從繪畫技藝上講已不在原作者之下。

“甚至去其弊端,已經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你說這怎麼分辨?

“還有,單從畫風,馬遠與馬麟,周臣與唐寅分的清楚嗎?也分不清楚!

“趙左與董其昌的作品分的清嗎?也很難。

“那能不能斷代?”裴玉琴追問個不停。

沈愈歎了口氣:“斷代?也有些難!”

“魚龍畫在曆史上難道有很多人畫嗎?”

“當然!魚龍畫始於三國時期,漢末名臣徐邈便是善畫魚龍,其丹青之藝出神入化。

“到了東晉則是有書畫號稱江左第一的王廙,曆代名畫記中將其畫評定為上品之上的絕品。

“後唐時期,有袁専專門以畫魚著稱,南唐則是有江南布衣徐熙擅畫水藻遊魚。

“最重要的是到了宋代後,畫魚名家輩出,宋元明清可以叫得上名字的就有三四十人,這隻是說的是名家,而那些有手藝卻聲名不顯的畫家就更多了。”

裴玉琴愣了愣,“這豈不是說很難鑒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