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你這樣的好人不多了(2 / 2)

“2011年佳士得秋拍,一隻清乾隆藍地琺琅彩雙龍蓮紋碗,以6000萬港幣成交”

“等等,裴小姐,按照你這麼說,俺老陳豈不是要發了?”

裴玉琴瞅了沈愈一眼,再次嬌笑道:“這個還得看沈大鑒定師的,我隻是說清三代的琺琅彩很值錢,並沒有說您這個一定是清三代的琺琅彩。”

陳大山再次懵圈,這???

沈愈趕緊解釋:“陳哥你可能誤會了?這件小碗確實是一件琺琅彩,但這件琺琅彩並不是乾隆本朝的,而是一件仿品。

“至於是後期的官仿還是民國時的仿品,目前還不能確定!”

“啊

“這”陳大山瞬間呆住了。

見到陳大山有些發愣,沈愈安慰道:“不過你放心,就算是民國時期鼎鼎大名的施仿,也不如你這個小碗。

“此碗雖不及清三代宮廷禦用琺琅瓷,但較很多民仿琺琅彩要強上許多許多,很可能是清末瓷都官窯燒製的,因為清末時,瓷都已經有了機械化的設備,在篩煉陶土上更為精細,所以這件小碗胎質極細。

“並且此碗集詩書畫三者合一,這種琺琅瓷最容易出手。“

陳大山有些遲疑的問:“畢竟是個殘品了,這道縫隙會不會影響其價值啊?”

沈愈笑了笑:“那道裂縫,陳哥你完全不用擔心,並不會影響它的市場價值,此碗總體來說應該不會低於一百五十萬。”

沈愈剛才用鑒寶金瞳看了下,小碗浮現的是淺藍色核桃般大小的寶光,所以這件琺琅彩小碗的燒製時間應該是清末,當然也可能是民初。

但有一點,仿品是無疑的,隻是具體出自誰之手,沈愈也不知道,因為清末民初仿琺琅彩的太多了,這東西仿到極品很難,因為具體怎麼燒,怎麼掌握火候,甚至燒幾次都不知道,

就算知道了,你也找不到清代那些殿堂級的大畫家來為你繪製各種精美的瓷畫。

但若是仿造個皮毛就簡單了,說白了琺琅彩它就是一個釉上彩,琺琅料也能調配出來,無非就是用重工粉彩,隻是看起來濃厚一些罷了。

如果非要說一個可能,很可能是光緒官窯的官仿,這個官仿說的是禦窯廠匠人們的“私活”,清末風雨飄搖,禦窯廠在

管理上比起清三代那是鬆了太多。

並且瓷都禦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