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說書人沈愈(1 / 2)

“台上幾位貴賓,你們誰能說出唐太宗與《蘭亭序》的故事,這幅明本就送給他了。”

還未等沈愈想出怎麼用最低的代價拍下這幅明本蘭亭,哪知道章宗寶竟然說出一句讓他極為驚訝的話來。

章宗寶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以他的經驗來看,連續流拍兩件拍品,那對下麵的拍賣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乾脆送出去就完了。

這件字帖雖說是明本,但終歸是佚名,往高處說也就是十幾萬的東西,索性送給沈家小子也不錯,也算報了他剛才鑒定那幅宋畫的“恩情”。

並且讓沈愈說一說《蘭亭序》的珍貴之處,對下麵的幾件拍品也是有好處的。

現在鑒賞台上除了寶緣自己的那些托外,隻有徐多福與沈愈二人。

徐多福不會跟沈愈爭什麼,若是沈愈能說出來,那自然就是沈愈得到這幅明本蘭亭了。

反過來,就是徐多福要了這幅明本,那徐家也算欠了自己一個人情,章宗寶覺得這買賣做的也劃算。

果然如章宗寶的猜測,徐多福痛快的把服務人員遞過來的話筒交給了沈愈。

一時間拍賣大廳內的目光又集中在沈愈身上。

而台下很多人大呼可惜,這種好事怎麼自己就碰不上呢?

……

好事臨頭,沈愈自然不會拒絕,他拿起話筒先是對章宗寶表示感謝,接著緩聲道:“章董剛才對大家說,此貼之前的幾件拍品為‘開胃小菜’。

“那在說唐太宗與《蘭亭序》的故事之前,我也說一個開胃小菜,當然這不是耽誤大家時間,也是為下麵的故事起個開篇。

“這個開胃小菜就是王羲之與《東床快婿》的典故。

“東晉名臣,大書法家郗鑒為女兒郗璿選婿,他與當時的宰相王導是至交好友,也是同為托孤大臣之一,於是想從王家選一個青年才俊作為女婿。

“琅琊王氏為魏晉名門,也是顯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詞。

“古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的‘王’字指的就是琅琊王氏,其子弟人人相貌出眾有才氣。

“於是郗鑒找了個時間就跟王導說著這件事,王導一聽這是好事啊,我王家沒成親的年輕子弟有二十多位呢,你隨便挑,隨便選,選上哪個是哪個。

“郗璿是京師建康有名的美女,更有女中仙筆之稱,王家的後輩也早就聞其名。

“郗鑒當時已位極人

臣,所以王家子弟聽到這件事後個個都收拾的很乾淨希望被選中。

“但郗鑒卻選了一個東廂房牆邊袒胸露懷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年輕人,此人就是王羲之。

“後來王羲之與郗璿結為夫妻,彼此相敬如賓,王羲之七子一女均為郗璿所生。

“後來王羲之名滿天下,從此以後,令袒與東床就成了對彆人女婿的尊稱。”

沈愈說完,台下非常安靜,倒不是大家嫌棄沈愈耽誤大家時間,而是聽入迷了,直到章宗寶帶頭鼓掌,台下才掌聲如雷。

……

“那唐太宗《蘭亭序》從哪裡來的呢?

這是一個千古之謎,要知道李世民與王羲之可隔著三百年左右呢。

據傳,王羲之的真跡一直在家族內部流傳,直到隋朝傳到他的七世孫,也就是第五子王徽之的後代王法極手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