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燕文貴真跡(1 / 2)

“小沈,小沈?”

“啊?”

聽到有人喊自己,沈愈馬上回過神來,抬頭一看,原來是章宗寶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湊到了自己身邊。

“小沈,老魏這幅畫是佚名,讓你短時間內說出是誰畫的,算是難為你。

“隻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將它斷代?這是唐畫,宋畫,明畫,還是清畫,或者說是現代的贗品。

“知道了年代也好估值,看看到底是我的柴窯真器值錢,還是他這幅破畫值錢?”

這番話,章宗寶是目視老魏說出來的,語氣裡充滿了自得,他現在已經認定自己的那件柴窯三足筆洗殘器肯定能壓這幅十八學士圖一頭。

老魏隻是冷笑不語,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

章宗寶在古畫鑒定方麵的眼力實屬一般,他還真看不出老魏這幅畫到底是哪朝哪代的。

對於明清字畫帶款署名的,他還能應付一下,但對於唐宋古畫真是無能為力。

這也是無師自通者的通病,沒有真正的大師每天耳提麵命,單靠自己研究有些鑒定難點終究是難以明了。

他年輕時花一百塊撿漏彆人家糊牆的元四家吳鎮真跡,純屬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

雖然早已經看出畫的年代,但沈愈依然是沉吟了片刻才緩緩開口,“此畫若我沒有看錯的話,應該是一副宋畫。”

“仔細說說。”

“宋代米芾在《畫史》中這樣寫到,古畫至唐初皆為生絹,吳道子、周昉、韓乾,張僧繇,閻立本,這些名人流傳到宋代時的字畫無一例外全部是生絹。

“由此可以得知,唐畫都是用生絹作畫,而此畫用的是熟絹,這是一個很值得推敲的地方。

“還有一點,唐代的書畫用絹大部分都是由單絲織成。

“此畫用絹,絹質細密均勻,經線是雙絲,緯線則為單絲,與五代著名畫家花鳥畫宗師黃筌《寫生珍禽圖》用絹很是相像。”

章宗寶輕輕撚了一下畫紙,然後點點頭同意了沈愈的說法。

“說此畫為宋畫,主要還是根據它的時代風格。

“章董你看,此畫在樹下作畫之人頭上戴的是雙桃巾,也叫並桃冠,或者仙桃巾,這是宋代特有的一種巾式。

“而對弈的兩人穿朝服紗帽,這與宋徽宗真跡《聽琴圖》中那兩位聽琴之人的穿著打扮非常相似。

“再看右下角賞花這位,此人頭戴包帕,身著長衫,最外邊還罩了一件氅衣,這是宋代士人的標準打扮。

“他

旁邊黃冠緇衣作道士打扮正在品茶的人,也與一些傳世宋畫上的道士穿著打扮一樣。

“以此推斷,此畫當屬宋代佚名。

“不過確實如您說所,此畫的作者我一時半會還真說不出來。”

“小沈,這可不是一副佚名畫,而是一副隱款畫。”老魏滿是笑容的道,他雖然已經年過花甲,但明顯還是一副頑童脾氣。

沈愈蹙了蹙眉,不解的問,“隱款,魏老,難道此畫上還有什麼作者款識藏於畫中?”

老魏嘿嘿一笑,“你在畫中屏風詩詞的下邊用放大鏡好好看一看,是不是還有小字沒有看到?”

沈愈拿起放大鏡在屏風上一看真的有八個蠅頭小字,為楷書:“翰林待詔燕文貴筆”。

“竟然是大畫家燕文貴的真跡。”沈愈心裡微微一動。

燕文貴,北宋著名畫家,又名燕文季,擅畫山水、屋木、人物。

其下筆如神,刻畫人物精微細致,人物神態形貌皆栩栩如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