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貨市場的某個室外茶餐廳。
坐在一張單人木椅上的沈愈臉色非常平靜。
他將手裡的雞血石方章翻看幾次後,心中更加肯定自己是撿到寶了。
這枚印章的價值至少也是百萬級的。
沈愈是純用眼力與經驗鑒定的,並沒有動用鑒寶金瞳。
這是因為印章與其它古董的鑒定方法不太一樣。
彆的古董多是先看真偽再比優劣。
而印章這東西屬於材質大過一切。
什麼刀工,成章的時間等都要往後邊排。
鑒定印章的第一點,就是先看這枚印章是什麼材質的。
明代的壽山或者昌化石也比不過現代的田黃與雞血石。
石頭存在了億萬年,根本沒必要講什麼曆史。
它的材質好就貴,材質差就便宜。
就是這麼簡單。
隻是想真正的讓這枚印章露出真容,那還需要些工具才成。
畢竟上麵的外殼得小心清理下來,大力出奇跡可能會傷到印章本身。
雞血石由“地”和“血”兩部分組成。
在古代,它與昌化石其實算是一種石頭。
簡單點講,有紅就是雞血石,無紅則為昌化石。
現在因為又有其他地方開采出了雞血石,就不能這樣講了。
但雞血石中依然以昌化雞血石為貴。
雞血石這個“血”其實是一種礦物,成分主要就是辰砂。
辰砂很多人不知道是種什麼東西,但說它另一個名字很多人就知道了,就是朱砂。
一塊石頭珍貴與否,主要看其血色的分布。
血色又有鮮紅、正紅、深紅、紫紅等區彆。
血色麵積越廣,越豔,價值也就越高。
一塊雞血石,血色占了石頭總麵積的百分之三十就是高檔雞血石。
血色大......頭,“沒錯。”
“這上麵好似裹了一層特製的油漆吧?”
“也不一定是油漆,其它染料也是有可能的,當然,外殼具體是什麼不重要,裡麵雞血石血色占比多少才值得期待。”
在鑒賞台上撲了一張硬紙,戴上手套,又取了一個木製的刮刀,沈愈開始清理印章表麵的紅漆。
本來沈愈感覺可能會很難清理,畢竟不知道裹了多久。
哪知道刮刀剛剛一碰印章,表殼上的一大片紅漆竟然自己脫落了下來。
接下來就更容易了,三下五除二,沒用半分鐘,整個方章就“破殼”而出。
這是一枚質地極為細膩的雞血石素章,為圓頂,血色鮮豔純淨,雕工精細,完整無裂,有包漿,很是醇厚。
掂了掂重量大約在90克左右。
沈愈把燈光打到雞血石方章上。
一瞬間,沈愈也被這枚方章所散發出的美吸引住了。
“老板,你這次可是撿大漏了,這是一枚極其罕見的大紅袍雞血石啊。”
沈愈笑著點頭,表示同意。
雞血石六麵全紅者為極品,這種雞血石也叫作“大紅袍”。
但實際上全紅雞血石基本是不存在的。
隻要學血占比達到百分之七十,並且豔麗通靈的雞血石就可以稱為“大紅袍”。
此方章之紅,殘陽似血,血色占比遠遠超過百分之七十,其他配色由黑、藍、青、綠四色組成。
藍雅突然嬌聲道:“老板,你看這上麵是不是有一副天然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