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買櫝還珠(1 / 2)

又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這枚玉牌完全符合明代牌型玉佩的全部特征。

沈愈知道的如此清楚是因為他也有一塊明代的白玉五毒艾虎牌。

因為沈愈打小體弱多病,那是祖父沈重樓廢了好大的力氣才給沈愈尋摸來的。

最後卻是被沈愈與李鐵頭拿到典當行給當了,然後又拿錢去遊戲廳玩遊戲,這讓沈重樓真的生氣了,沈愈挨了好一頓胖揍。

說到價值,這枚玉佩的材質用的是青玉,在價格上確實是不算很高。

青玉是一種和田軟玉,因為顏色多呈現淡青色到深青色,所以被稱之為青玉。

青玉顏色勻淨,溫潤,油性好,但是因為儲量豐富,產量高,所以市場價值一直比不過黃玉、白玉、青白玉等。

這位文大姐沒有說謊,這枚玉牌卻是應該是她家祖傳的。

明朝是繼戰國、秦漢玉文化以及唐宋玉文化之後,又一個鼎盛繁榮的時代。

明代民間盛行佩帶各種玉佩飾。

謙謙君子,溫其如玉。

玉寄托了人們的諸多期盼,比如逢凶化吉,辟邪開運等。

所以明朝的佩玉已逐漸與金銀首飾比肩,成為流行首飾的一種,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不說富商,就是一般平民百姓有條件的也會給妻子、女兒打個玉手鐲、玉耳墜之類的。

撇去雜念,沈愈飲了口茶微笑道:“文大姐,實話說您這塊玉佩並沒有那店家說的那麼不堪,這是一塊從明代傳下來的老物件。

“市場價大約在四五萬這塊,若是碰到喜歡的,可能會給的更多,但那得碰運氣了。

“隻是您自己到古玩店售賣,那給您幾千塊也不足為奇,畢竟古董店最講究一個利潤。”

“這樣吧,這枚玉牌我收下了,然後給您六萬。”

文......沈愈目前也不知道,他也沒有經手過印匣這東西,在寶玉軒時也沒有。

沈愈越看越愛,甚至有些舍不得放下,當他翻轉到印匣底部時,卻是突然怔住了。

隻見印匣底部刻了八個篆體字,為:隻可自怡,不堪持贈。

比較奇怪的是,在最尾部又刻了一行字:贈師衡山先生,仇英。

衡山先生,仇英、祖傳、姓文,這幾個詞在沈愈腦中不停旋轉,組合。

再結合寶光的顏色與長度,謎底沈愈仿佛已經知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