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愈謙虛兩句後心中卻是陷入了沉思,就連董芸兒遞過來的稀有名茶大紅袍也沒有注意到。因為沈愈感覺這應該是個撿漏的機會!很多人對贗品非常排斥,但沈愈是開古玩店的,他知道有不少買家對古代的贗品是不排斥的,若這第二件拍品價格不高的話,沈愈決定拿下來。這時台上又響起了董老的聲音:“既然大家不想說,那老頭子也不等了,下一件拍品,也就是今天的第二件拍品亦是字畫,並且是四幅字畫,不過要說明一下,這是贗品。”“贗品?不是吧?董記拍賣不是自詡不賣贗品嗎?”“是啊,董老黑剛才還說前十件拍品假一賠十的,這麼一會兒就忘了,難道是老糊塗了?”“嗬嗬,董黑心才不會老糊塗呢,其中必有緣由,說不定是給咱們挖了一個大坑等咱們自己跳。”“你們彆吵吵了,若你們知道什麼是‘偽好物’就不會這樣說了。”董百鳴雙手下壓,“大家安靜一下,等老頭子把話說完,這第二件拍品確實是贗品字畫,但屬於是古人造的贗品,確切的說是明中期的專諸巷畫!說偽好物大家不太清楚,但說專諸巷畫大家應該就知道了吧?如同王羲之的字帖全部是唐代雙鉤填墨一般,可以這麼說,市場上的所謂宋人,元人字畫,大半出自專諸巷。大家可以靜心想一下,宋代距離現在都多少年了?還哪來的宋畫?所謂宋畫大半都是明代時的偽品!古時專諸巷出來的字畫為什麼可以假亂真?因為它不僅僅是能畫就行,而是需要多方配合的。古畫造假工序繁雜,非一人之力可為之!想以假亂真得有名家鈐印。於是就有靠偽造鈐印的吃飯的。有了印章還得有題跋,臨摹古人筆跡好的也能跟著混口飯吃。印章有了,題跋有了,畫也可以假亂真,但畫太新也不成。嗯,這時候做舊的裝裱師傅就可以出場了。可說是各司其職,人人有飯吃。舉個例子,專諸巷仿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在明代就以黃金為價,就是說買畫得用金子才成。一代書畫大師文征明與大收藏家顧從義都在專諸巷打眼過。我這第二件拍品,為一式四份,四件字畫南宋四家的一人一件,為明代專諸巷造假大師黃彪的高仿,我個人鑒定這四幅畫皆為:“偽好物”。雖是贗品,但這是古人的贗品,我老董賣的也不便宜,大家買之前要有心理準備。當然了,在場的諸位都是行家,也肯定知道專諸巷的畫被清宮收藏的有不少,甚至很多都還有乾隆七璽等印章。有些博物館的字畫中也有很多專諸巷的仿品,還當作寶貝收藏哩。至於黃彪是誰,大名鼎鼎的王世貞曾在書中談過他見過的一件偽本《清明上河圖》,他是這樣說的,黃彪號震泉,姑蘇人,善畫,精於臨摹,仿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幾乎可以假亂真。我想大家可能有疑問,既然畫功精湛那為什麼不自己打響名聲呢?這就跟國人崇古有關係了,國人總是認為古人的東西才好,同時代的你畫的再好也是沒用。比如我老董的畫就非常不錯,有大家說的話已有八分範寬風姿,範寬的一幅畫價值上億,我八分不賣八千萬,賣八百萬行嗎?不行!沒人會出錢買!所以靠賣字賣畫為生隻能是窮困潦倒的窮書生,甚至就是一些已經打響名聲的畫家也不得不臨摹個古人作品賣高價補貼家用。廢話不多說,諸位請看大屏幕!”董老的話說完,大屏幕上瞬間出現四張山水人物畫,因為等一會肯定要去台上近觀,沈愈現在看不看也無所謂。“原來是專諸巷的贗品畫啊!”沈愈心裡頓時多了幾分撿漏的期待。所謂專諸巷畫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姑蘇片”,古玩圈有句話叫,姑蘇片,京師仿,後門製,一炷香。這一點沈愈知道的特彆清楚,因為祖父沈重樓的幾位好友祖上就是經營姑蘇片的。明代中後期,在經濟繁榮,文人薈萃的姑蘇地區有一群具有繪畫功底的匠人,專以製造假畫為生。書畫家,白嶽山人詹景鳳在他所著的《東圖全集》中曾直白的談到:“姑蘇專諸巷專偽造書畫。”其實不僅僅是專諸巷,在姑蘇還有兩處地方也是臨摹古畫的集中地,一名山塘街,二曰桃花塢。古代姑蘇這三處地方仿製贗品字畫相比其他地方來往往出手就是大手筆,仿的大多數是古代名家的作品,如隋唐的就有:展子虔,李思訓,閻立本,吳道子,王維,韓滉,周昉,韓乾,荊、關、董、巨。宋:李成,範寬,李公麟,趙伯駒,張擇端,書法則有,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南宋四家,元四家,明代沈周,文徵明,仇英等等都有。藝高膽子大的甚至都有仿六朝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的。這裡麵仿造的水平有高有低,高的與真跡難分真假,差的一眼可辨。可以這麼說,這玩意屬於一分錢一分貨,還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定製。比如你想要一副仇英的作品,沒問題,但是價錢皆不相同,隻要的仇英落款的與看起來難分伯仲的可以相差數百兩銀子。隻要錢到位,質量絕對可以保證,古畫造假者多有奇才,以假亂真的也不是沒有。遠的不說,鑒古樓王胖子祖上就是這樣。王家人才輩出,傳到王胖子這輩都二十幾代人了,王胖子的臨摹水平依然可說是大師級的,比如當初沈愈第一次登門想買的那幅《雲山訪友圖》若不是沈愈眼裡了得,肯定會打眼。當然了王胖子也隻是閒得無聊,沈愈就是真買也不過是花一萬塊。王胖子祖上做字畫贗品起家人儘皆知,人家王胖子也不遮遮掩掩。王胖子家是怎麼造假呢?經過幾次登門做客,沈愈也了解了七七八八。很簡單,就是打小培養,比如明代人最愛荊關董巨與元四家,其祖上就讓家族子弟專門選一人讓其打小臨摹。說白了就是練!打小就練!培養自己的畫師!比如臨摹黃公望山水畫,那他從小到大甚至一輩子就臨摹黃公望一人。練的好的就一直練,經過數十年的臨摹,就算不以假亂真,但是忽悠些喜歡字畫的豪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那練不好的怎麼辦呢?很簡單,練不好的掛在店裡當摹本出售就是了,這玩意也沒有什麼成本,無非就是費些紙墨罷了,每個造假家族都有自己的古董店,當普通商品賣就是,怎麼也虧不了。“小沈啊,看你的樣子對這幾副專諸巷畫很感興趣,這次鑒賞台上的人不多,我就不陪你上去了,看到喜歡若是錢不夠,跟伯伯說一聲就行!”吳老拍了拍沈愈肩膀,很是鼓勵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