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愈觀畫一直默不作聲,韓元春也好似個泥塑木偶般蹲在沈愈身後一動不動,生怕打擾到沈愈。不過他最後還是輕聲提醒了沈愈一句,“這幅畫是我父親一位老友放在我攤子上售賣的,那位叔伯說,這畫若我賣出去可以給我五萬塊的提成。“老爹在世時,我見過他給這幅畫做修補,上麵的字體墨色特彆的淡,而老爹說他不擅長瘦金體,強行修複等於糟踐了這幅畫,所以儘可能的保留真跡,這就導致現在想看清畫上的題識要把畫拿起後斜著看。”不聽還好,聽了韓元春的話沈愈心中登時就是一驚,這畫在最近竟然修複過?觀畫這麼長時間,沈愈根本就沒發現畫上有過任何的修複痕跡。如此來看,韓老修複古畫的技藝豈不是已經出神入化,神乎其神?修複古畫,修是一個,複原是另一個。複原遠比修更難,你不能收了錢,到時畫卻交不出來。或者交出來跟之前完全兩個樣,甚至比原來更差,要是這樣也就失去了修複的意義。古畫修複是個技術活,很多都是父傳子,子傳孫,這樣一代代傳下來,每個老師傅都有自己的獨門秘技,但是最核心處都差不多,無非就是洗、揭、補、全。剛才韓元春說的就是古畫修複中的“全”字。全有全色與全墨之說,全墨就是恢複字畫上的文字,輕勾輪廓緩緩全之,務必要保證每一筆都要與原畫筆法相同,可說十分考驗修複之人的書法造詣。畢竟一個人不可能篆、隸、楷、行、草全都精通,所以一個良心書畫修複師在自己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不會輕易動筆,寧可留著不修,也不破壞字畫原來書法與繪畫的意境。韓老自然就是這種極有職業道德的修複師。站起身,沈愈在褲兜裡取出一副純棉白手套戴好,準備按照韓雲春的說法將畫驗證一下。就在這時,異變突生。一個聽上去很是溫文儒雅,卻又不合時宜的聲音在不遠處響了起來,“這位老板,您這幅南唐徐皋的遊魚圖看上去很是不錯,不知您這畫想賣多少錢?”聲音很熟悉。沈愈轉過頭來一看,來的不是彆人,果然是濱海收藏協會的張啟運。看了對方一眼,沈愈就收回了眼神,隻當張啟運是空氣。韓元春卻是皺了皺眉,“我這畫不賣!”張啟運看看沈愈,和顏悅色的問:“不賣?不賣為何有彆人在您這裡看畫?”韓元春沒好氣的道:“人家看畫是因為人家先到的,你連古玩行先來後到的規矩都不懂還玩什麼古董?”張啟運聞言灑然一笑,依舊是那幅不急不火的模樣,“不不不,是老板您沒弄明白這尋寶坊市的規矩,在彆處自然是誰先來誰先買,講究一個先來後到,但在這尋寶坊市中卻講究一個價高者得,大家同樣看中一件古董,那就都可以對攤主出價,誰的價格最高,攤主就把古董賣給誰。”“什麼?”韓元春的牛脾氣上來了,他瞪起眼珠子朝張啟運大吼,“有錢?有錢了不起啊?我是攤主,我說不賣就不賣!難不成我的畫我還不能自己做主?”張啟運沒想到韓元春說話這麼衝,整個人呆了呆,不過他是見過世麵的,氣度自然非常人可比,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露出一副和煦的笑容,“兄台,既然你擺攤賣畫,那自然是價高者得,難道你還打算跟錢過不去?”韓元春嘴角輕撇,滿臉都是傲然之色,“嗬嗬,我攤子上的東西你沒看見?就這一個康熙青花醉打金枝壓手杯就值好幾百萬,還有這古幣,木雕,銅爐,筆筒,隨便賣一個出去也夠我瀟灑一陣的,而且這些東西不過是我藏品的九牛一毛,你說我能缺錢?”韓元春這一番輸出把張啟運說的一愣,他按照韓元春的話把攤子上的古玩看了一遍,還真是,都是好物件,尤其是那件康熙青花壓手杯,上拍的話賣個大幾百萬絕無問題。不過沈愈身後那兩個吳安派來的安保卻是再也忍不住,一個勁的掐自己大腿,“好麼,這家夥也太能吹了,剛才還吃不上飯需要人家沈先生接濟,本身對古董也是半懂不懂,現在直接把自己吹成了收藏大家。”不過他們對韓元春不為錢而傷害恩人情份的做派非常的欣賞,覺著這家夥雖然愛吹牛但是人可以交。所以在韓元春吹牛時,都往他身邊靠了靠也算為他撐撐腰。張啟運的心態實屬不錯,對幾人“不懷好意”的眼神隻做不見,他聳肩自嘲的笑了笑,轉身去了一旁的臨近攤子,也就是請韓元春幫忙看攤子那個虯髯漢子的雜項攤。在上麵稍稍掃了幾眼,張啟運拿起一枚玉蟬便津津有味的鑒賞了起來。“哼,算你識相,想用錢來砸我?當我韓元春是什麼人了?”韓元春挺直腰板說出一句自詡威風凜凜的話來。對於剛才發生的這一幕,沈愈充耳不聞。因為沈愈在做自己的事。他先是將畫卷好,然後又一點一點的展開,當展開三分之一時,沈愈斜身朝畫的右上角看了過去。上麵果然有瘦金體的一排字。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是奇怪的花押。字與花押全部讀下來不多不少正好十字,為:“大觀丁亥禦筆,天下一人。”看到這裡,沈愈輕舒了一口氣。到目前為止,一切謎團都可以全部揭開了,這瘦金體的“南唐徐皋”四字題款原來是宋徽宗趙佶題寫的。“大觀丁亥禦筆,天下一人。”這十個字要分四部分讀。分彆是大觀、丁亥,禦筆,天下一人。大觀是宋徽宗趙佶的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用了4年。而大觀丁亥就是大觀元年,也就是宋徽宗使用大觀這個年號的第一年。禦筆自然就是皇帝寫的字。天下一人就有些意思了,對鑒定古董不了解的不會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就是宋徽宗寫的他自己。宋徽宗號道君皇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自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真正的天下第一人,所以就有了這個天下一人的花押。找到了無可反駁的鑒定依據後,沈愈並沒有馬上把畫卷好,而是繼續往右找其它可能存在的鑒定依據。是的,不是往下,而是往右。在字畫上寫題識,首選是在畫的右上空白處題寫。當右上角沒地方寫了就換左上角。左上角也沒地方了那就再往下排,哪裡空白多那就在哪裡寫。畫的左上角部位沈愈也是斜看。果然這裡也有發現。不是題字,而是一枚四字鈐印。全稱:“張醜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