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辰隻是給他們設計了基礎的工坊格局,該有的漿池水渠火窯這些部分定下後,後麵如何建造全看匠人們自己的發揮了。
給匠人們丟下一個優化工藝,增加產出效率的要求之後,許辰就把這事兒甩手不管,隻等最後工坊造成了,再過來驗收。
要把工坊徹底完工然後投入使用,按照許辰的估計,少說也得半個月。
一旦造紙工坊運轉起來,那麼漁陽也就可以製作書籍了,到時候活字印刷術也可以提前麵世,即便產量不會太高,但也可以減輕自己教導工匠和軍人的工作量,現在教學連個教材都沒有,實在不是個事兒。
傳授知識這個事兒,雖然可以把那些降官利用起來,但是一來許辰實在信不太過這些家夥,二來自己教的東西,那些家夥根本做不了。
比如算學就不是他們能夠教授的了,雖然這個時代的算學水準並不低,但高的隻是一些算學傳家的特定人群,精通此道的士人相當稀少。
更不要說自己教的算學還會大量應用公式和符號,和原本時代的算學差異很大。
就連文字,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許辰自然也教的是自己的簡體字,除了自己彆人誰也教不了。
以至於許辰隻能苦一苦自己,把教書育人的職責全給攬在自己手裡,或許一直到自己培養出第一批基於自然道知識體係的人才之前,自己都沒法從老師的角色中脫離出去。
從工坊回到官署的許辰,還未來得及歇口氣,就被一個人給拉住。
“道長終於回來了,在下等你許久,如今這大天燈已經初具模樣,奈何在下嘗試點火之後,成效卻不甚理想,且請道長指點一二!”
張仲景一把拉住許辰的手,那眉頭皺的都快擰成一團了,可以想象他為了這個問題困擾到了什麼地步。
雖然他是個醫者,但人力登天這種事情,對他一樣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尤其是在他學到冷熱空氣原理,知道這種事在理論上很有可行性的情況下,他更是心急難耐,眼下這大天燈的製作成效不理想,可把他給愁壞了。
我張仲景,也很想試試在天空俯視大地的感受啊,等不了,一刻鐘都等不了!
“我知道仲景很急,但你先彆急。”許辰無奈的點了點頭。
但還不等他繼續說,張仲景就已經拉著他往另一邊走了。
由於迫切想要成功的心情,張仲景儘可能的去把這大天燈造的更大一些,所以建造的場所,自然就在漁陽的校場裡。
被張仲景一路拉來這裡,進入許辰視野的,就是張仲景這段時間的成果了。
初一看,其實已經很有熱氣球的模樣,這也是因為孔明燈的構造與熱氣球本身就幾乎類同,如今做一個更大的,結構當然也和熱氣球沒什麼不同。
可以看到這熱氣球下麵是一個木質的大吊籃,旁邊則是架起支架把上麵的整個大氣囊吊起,保持著一個相對展開的狀態,吊籃和氣囊則是由一根根的繩索連接,當然內部也有一些輕巧的枝條撐起氣囊形狀。
走近看了之後,可以看到氣囊的材料,實則是輕柔的綢布,在這個年頭可算是下了血本。
如果不是許辰搜刮了大量的世家豪強,也願意支持張仲景乾這個事兒,隻怕張仲景連個合適的材料都不好弄。
至於旁邊許多捆好的乾草,實則就是熱氣球的燃料。(ps:人類第一個熱氣球成功升空燃料就是稻草,現在隻是驗證飛天的可行性,不必需求也沒條件找更好的燃料。)
這一看,要素齊全,張仲景這家夥乾起事來,確實有幾把刷子。
隻不過,這看著也沒啥問題啊,為什麼效果會不理想呢?
許辰問他:“究竟是如何情況?”
張仲景歎了口氣:“道長且看好,在下演示一遍!”
說罷,他就轉身開始擺弄起來了,旁邊也有兩個黃巾給他打下手,就看到張仲景跳入吊籃,然後往頭上一個固定的桶裝的金屬大爐子放入乾草,並且點燃。
乾草冒出一縷青煙,很快就開始出現熊熊大火,而張仲景就這麼盯著火勢,每當火力不及的時候,旁邊的黃巾就會給他遞上新的乾草,再度維持火勢。
就這麼好一會兒過去之後,許辰就看到綢布的氣囊慢慢開始臌脹,這讓他忍不住開始點頭,這不是可以的嗎?
但張仲景對這樣的景象卻隻是歎氣,事實上第一次看到這種反應時候,他差點沒激動哭了,他以為自己登天有望了,但隨著時間過去,光看著氣囊鼓脹,但起飛的動靜是一點沒有啊。
失望一次之後,他再看到這種場麵,自然就不會那麼興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