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來了,可以預見往後官兵的鎮壓力度會直線上升,許辰也相信劉虞絕對有能力統合各種力量。
那麼這樣一來,許辰就不希望黃巾的背後埋著一枚釘子了,遼東必須得攻克下來,如此才好一麵向敵。
王當原本隻是例行公事的嘀咕而已,沒想到這一次許辰突然就答應下來,這讓他一下就精神了,然後站了起來,連忙湊了過去。
“好好好,我黃巾練得一身武藝,若是不出去耍耍,那豈不是孤芳自賞,教主你說什麼時候開戰,某這便下去準備!”
王當一隻手扣住桌邊,臉上的神情真恨不得立馬就出征作戰才好。
他也有話說啊,自己堂堂一個渠帥,這兩年做的最多的事情不是打仗,而是學習和考核,這上哪兒說理去啊。
雖然說他的考核,許辰總有辦法讓他考過,但是這不意味著許辰就會在學習上對他放鬆。
相反,為了讓他這個渠帥能夠真正合格,許辰對他的鞭策對彆人隻多不少。
如今黃巾軍官學習所用的教材,便是許辰逼著他帶著其他優秀軍官,一起鑽研編著出來的。
這種教材並不是《孫子兵法》這種大綱性質的兵書,而是類似於《武經總要》這樣具體的軍事技術性書籍。
具體到教導學員如何選擇紮營地點,營寨的具體格局,兵員的編製,後勤糧草需求的運算,不同兵種的特點分析,如何形成有效的指揮體係,軍事情報如何獲取等等東西。
王當和黃巾的那些軍官,其實也都是野路子出身,他們多半也是沒有理論性的東西,隻不過被逼著用自己的作戰經驗開始鑽研,雖然最終讓他們吃儘了苦頭,但這本身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許辰不敢說如今的王當是多麼優秀的頂級統帥,但絕對可以算是合格的將軍,至少不至於犯什麼低級錯誤。
而這樣合格的將軍,未來還會通過黃巾的學習和考核體係,不斷批量生產出來。
雖然最後讓他順利完成了,但是這個過程對王當來說很不好受,使勁鑽研腦子的事情,對他遠遠沒有上陣殺敵來的痛苦。
這兩年黃巾韜光養晦的大方向他沒辦法改變,隻能默默忍耐,今日終於等來時候了。
許辰道:“本座若給你兩萬大軍,其中五千騎兵儘出,你多久可以拿下遼東?”
王當頓時一拍胸膛:“算上來回行軍的路程,某兩月之內必定攻克!”
許辰又道:“那若是隻給你五千步卒,五千騎兵呢,你又需要多久?”
王當聞言沉吟起來,隨後道:“三月之內,某可取遼東!”
聽到王當的回答,許辰覺得與自己心裡的預期相差不大。
雖然一萬兵力和兩萬兵力有一倍的差距,但是打遼東的關鍵是抓住烏桓的騎兵,這不是步卒多就能好解決的事情,相反兵力太多還會拖慢大軍的行軍速度。
所以兩萬大軍要兩個月,一萬大軍要三個月也不奇怪。
蘇仆延一部吸收了遼西逃難過去的丘力居殘部,按照情報搜集的情況分析,全力狀態下應該可以有個七八千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