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下的演武依然激昂澎湃,這種極致的標準把軍隊的素養表現的淋漓儘致,哪怕是什麼都不懂的百姓,看到這樣的軍陣也能感受到強大和安心。
這就是我玄夏的軍隊,真正把威武兩個字具現化的存在!
每當有一個軍陣從他們麵前通過,都能引起百姓一陣歡呼,他們看到武裝到牙齒的重甲軍陣,他們看到兵馬合一的具裝騎陣,還有殺氣凜然的長矛軍陣,腳步輕盈的刀弩軍陣。
甚至,還有沉重威武的撞車、雲梯這類攻城器械也被推送過來,緩慢的從城牆駛過,那種巨物的壓迫感非但不能讓百姓害怕,反而讓他們興奮起來。
他們恨不得自家軍隊再龐大一些,自家的攻城器械再威武一些,不然的話怎麼能滌蕩神州解救眾生!
所有百姓都知道,這樣的軍隊不是為了拱衛一家一姓的軍隊,而是代表自己這樣廣大群眾的軍隊,隻有這支軍隊足夠強大,自己才不用擔心以後再度被奴役。
一場演武,給玄夏百姓帶去無限的信心,但是在城頭的尉仇台與伯固就是另外一番心境了。
看著下方威武雄壯的演武閱兵,再聽到許辰的詢問,他們不由得就緊張起來。
這家夥以演武威懾,究竟是要做什麼,難不成是對條約動了心思?
玄夏難道想要更多?
他們相視一眼,內心都是警惕起來,場麵上大家一團和氣這沒問題,真碰到利益相關,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斟酌了一番話語,伯固才試探性做出回應:“其實不用吾等說明,國相也知曉這段時間鮮卑匈奴多有進犯遼東,若非有聯軍常做抵禦,隻怕我等三方都要遭受困擾,聯軍條約自是有妙用的。”
另一邊的尉仇台也是點頭,對伯固這番話沒有任何疑問。
黃巾在邊塞鎮壓了烏桓,但這並不意味著長久的安寧。
力量不存在真空地帶,舊的去了新的就來了,很快鮮卑和匈奴就自然而然填補了原本烏桓的許多活動區域,從而給扶餘高句麗玄夏帶來新的威脅。
聯軍的存在確實讓他們減少了許多麻煩。
一萬規模的聯軍,足以應付絕大部分的騷亂,隻要不是草原發動大規模入侵,這支聯軍都足以掃清敵人,畢竟遊牧犯邊普遍規模也隻在兩三千騎甚至數百騎而已。
這一萬聯軍在草原遊弋巡邏,其實是更加強勢的存在。
老實說,不管是尉仇台還是伯固,都覺得這聯軍有點香,他們隻需要承擔接近三分之一的成本,就可以享受整個聯軍帶來的好處,不可謂不舒坦。
甚至有必要的時候,聯軍還可以承擔一部分他們國內的軍事需求。
當然最讓他們滿意的因素是,黃巾十分講求信用,條約所寫內容一旦商定,那就會完全依照條約執行,並不會因為黃巾實力強大,就侵占高句麗和扶餘的利益。
這種信用實際上十分難得,也是他們兩個敢於應邀前來的原因。
隻是他們覺得條約這樣就已經剛剛好了,如今許辰再度提起這事兒,這未必是什麼好事。
許辰也沒有再多繞圈子,笑了笑便往身後的沮授看了一眼,沮授會意之後便上前一步,分彆給兩人遞上一份紙質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