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出征(2 / 2)

整個聯盟體係都經過了許辰和沮授的精密設計,經濟的確是共贏的框架,盟國可以獲取玄夏的商品,而玄夏可以綿吸外部的資源壯大自己,掌握高端生產力的玄夏,天然就占據著經濟生態的上位。

既然要讓彆人打工,那自然也要讓彆人吃到東西,於是才有這套共贏的朝廷貿易體係。

以官府形式的貿易,所帶去的利益必定會被盟國的國主以及權貴把持,這就是他們加入聯盟的最大動力,當然如果有不願意的家夥,那這個時候就需要盟軍出動,用武力逼迫他們接受了。

聯盟設立之後,三國的聯軍將會從防禦性質的軍隊,轉化成為進攻性質的盟軍,不斷的壯大自己和吞並敵人,最終把一切敵人都轉化為聯盟的一份子。

而文化上吸收交互生,也是玄夏毫無保留的傳授文化的行為,這絕不是什麼文化侵入思想演變。

天高地遠,萬裡無雲,風聲陣陣,許辰與伯固尉仇台執手說笑的時候,三人都在腦海中暢享未來的圖景,隻不過許辰所想的是更加久遠的未來。

聯盟即成,尉仇台和伯固各自回國之後,盟約也就開始運轉起來。

三國均在彼此設有衙司以銜接事務,第一次的朝貢貿易,在三個月之後便正式開始。

扶餘高句麗均在利益誘導之下,開始組織開發資源,藥材、糧食、皮革等等數不清的初級資源,以換取玄夏提供的大量毛衣毛毯,茶糖絲鹽,鐵器農具、玻璃陶瓷、線裝書籍等等物品。

僅僅兩國初次的貿易數量便是難以計算。

這無疑是玄夏工商增長的巨大助力,有玄夏朝廷在上麵提供渠道,下麵的工商主體隻需要牟足勁生產商品,就有源源不斷的利潤。

而對於扶餘高句麗來說,這對他們也是極好的事情,如果沒有朝貢貿易,他們的能夠產出的基礎資源未必會被開發出來,但是現在有了這個巨大需求之後,他們就能不斷創造價值進行開發,這本質上也是財富的增長。

根本不需要長期的驗證,三方第一次朝貢貿易之後,都在其中嘗到了甜頭,這無疑是真正的一種共贏。

聯盟存在的基礎,或許是有共同的敵人,或許是有共同的利益,而顯然他們的聯盟已經具備了這種基礎,隻要這麼運轉下去,大家都可以在體係之中把餅做大。

如果說第一次朝貢貿易之前,高句麗和扶餘還有些許的顧慮,那麼在這次朝貢之後,他們就再沒有任何保留了。

原本還有些緩慢的盟軍建設,肉眼可見的加快起來。

計劃三萬盟軍的規模,很快扶餘與高句麗的兵員就征召齊備,而玄夏的一萬大軍也已經在薊縣完成了集結,最終三方大軍將在遼東彙合和混編,由玄夏提供裝備和訓練,而扶餘與高句麗則是承擔大部分的錢糧補給。

這支步騎混合的盟軍,將在遼東完成為期三月,針對遊牧民族的特化戰術訓練。

而有了此前的合作基礎之後,玄夏再也不必為了促成事情而過多讓步,新的盟軍不再是如聯軍一般三方共同指揮,而是由宗主國玄夏指派主將,扶餘高句麗指派副將。

唐龍這個遼東太守不再擔任盟軍的玄夏將領,新的將領由一路以來表現優異的玄夏烏桓族將領烏力擔任。

當烏力率軍出征的時候,一萬大軍經過薊縣城頭,士兵們仰望抬頭,就看到一個年輕的麵孔在目送他們,那是他們的領袖和教主。

“將士們,我玄夏的使命是天下大同,這片土地之上,中原與遊牧的紛爭長久不息,而現在本座將要徹底終結這些鮮血和仇恨!”

許辰凝視著下方的軍隊,在大大小小的軍官之中,找到了幾張熟悉的麵孔。

這裡麵不僅有以烏桓奴隸出身一路出人頭地的烏力,也能看到在上一次常山戰役之中嶄露頭角的太史慈趙雲,還有漢人農家出身的良家子馬炎。

他相信,這些人一定能在聯盟擴張的過程中建功立業。而玄夏也可以利用聯盟體係實現一次實力的躍升。

精心籌劃聯盟的建成,他對此充滿了期待。

“我們的出征不是為了占領和報複,而是為了長久的和平,願意放下乾戈的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而不願意放下乾戈的,就需要你們勸他放下乾戈。”

最後給所有將士們宣導了他們的使命,許辰便揮出右手:“出征!”

話音一落,全部將士們都齊聲呐喊,烏力驅馬前行,他們也就隨之前行,然後往遙遠的遼東奔赴不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