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廷議(1 / 2)

北部戰事崩壞,可以預期的未來,這裡都會變成黃巾的地盤,已經完全不適宜朝廷班子繼續逗留。

劉協的朝廷班子一路逃亡十分狼狽,卻也不忘正事,剛剛喘下氣來,身為大漢之主的劉協還是召集臣子舉行了一次廷議。

雖然是所謂廷議,然而實際上眼下他們還在荒野紮營,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廷”,君臣議論的場所,其實就是在營地的一片平坦地方。

等待大臣的時候,劉協坐在椅子上,微微仰起頭看向老天,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或許是在感歎,自己堂堂大漢天子,如何能淪落到這朝不保夕無處安身的地步。

不過也不容他多想,很快,朝廷的一乾大臣陸續抵達,除了劉協當下最為信任的傅燮之外,大臣隊伍中最為顯眼的就是站在前方的董承與伏完了。

這兩人,董承是一路協助天子東歸的關鍵人物,也深得劉協信重。

而伏完就更不必說了,那是當今伏皇後的父親,也就是大漢的國丈,這關係更加親近。

劉協確定,如今的朝廷班子裡,許多人都如他們一樣對自己足夠忠誠,但可惜的是光有這種忠誠沒什麼用,如今的大漢朝廷連一萬的軍隊都掏不出來,在當今天下隻能處處受製。

這世界還是很現實的,即便頂著個天子名頭,拳頭不夠大彆人也不會太當回事。

所以,今天廷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為朝廷招攬力量。

眼見眾臣在前方站好班列一同行禮高呼陛下,劉協也就直接說起正事來,一開口,便是昨日為劉備許諾封官之事。

“朕昨日約見劉備,才知此人乃我劉漢宗親,為中山靖王之後,卻是朕的自家人,這令朕十分欣喜,如今朝廷困苦,正是缺乏人才的時候,而朕一番交談下來,深覺此人身負大誌可堪重用。”

說到這裡,劉協看了眾多官員們一眼,心裡有些忐忑。

昨日雖然對劉備許諾的時候口氣很大,但劉協其實也不知道此事能不能辦成,如果眾臣都覺得不合適,那這事多半要黃。

即便站在眼前的這些大臣都是相對的忠臣,但並不代表他們就會對劉協事事點頭。

皇帝說話能有多好使,那取決於皇帝能有多大的威望,顯然劉協並不具備一言而決天下事的威望。

朝中事情,多半都是大臣提議,很少有劉協主動提出的議題。

即便劉協提出來了,那也需要與大臣們商量著來辦,眼下正是如此。

下麵眾臣聞言,都是心中了然,天子這是要拉攏人才扶持心腹了。

對此他們倒是沒什麼意見,這其實是好事。

眼見臣子並沒有什麼反應,劉協也就慢慢放心下來,隨後繼續說話起來。

“且不說這些,光是劉備在戰敗之後的救駕之功,朝廷也不好虧待了他,是以,朕意委其朝廷要職,諸公以為如何?”

話音落下,眾臣略微小聲議論一番,很快董承就站了出來。

“陛下英明,劉備早年便征伐黃巾屢有建功,又曾追隨盧植鑽研學問,如今所率的一支小隊亦是精銳悍勇,其才能毋庸置疑,的確是朝廷可以倚重的人才。”

事情如此順利,這讓劉協有些驚喜,不過很快他也釋然了。

畢竟這事兒本就對朝廷有利,眼下朝廷的境況,每一分力量都值得儘力爭取,封個官而已也不是什麼大事,用不著那麼吝嗇。

“既如此,諸臣以為該如何委任最為合適?”劉協笑道。

大臣們已經商量結果,董承再度進言。

“臣等以為,眼下朝廷大事以軍事為先,劉備以軍功發跡,委以軍職最可使其發揮光熱,或可封劉備北軍中候,節五軍校尉。”

北軍中候.

聽到這個軍職,劉協有些意外,這結果比他預想的還要更好。

北軍中校掌製北軍五校,而北軍五校是自光武帝劉秀時就設立的中央精銳編製,這個職位多為皇帝親信和心腹擔任,不可謂不重要。

不過轉念一想,劉協心裡就歎了口氣。

隻怕朝臣給官給的這麼痛快,最大的原因還是這軍職隻是?名頭而已,朝廷除了給個名頭,再也拿不出一兵一卒供劉備調遣。

朕已經給你能給的最好了

劉協突然對朝廷的寒酸有些羞恥感,隻能在心裡如此嘀咕一下,然後就以一句“如此甚好”的話結束了這個議題。

一路顛沛流離的劉備,終於是在天子身邊開始實現自己匡扶漢室的理想,也終於是有了第一個體麵的職位,雖然一個空頭官職分量不算太高,但這已經是以前的劉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