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士族的期待(1 / 2)

荊州襄陽,自劉表領荊州牧之後,這裡就是荊州的治所所在,隻是本該身居此地的荊州牧,卻已經不是劉表,而是一張全新的麵孔。

襄陽城頭之下,荊州大小士族代表以及州郡官吏皆是結隊等候,他們都在等待荊州新的主人。

視野的遠處,一行數萬人的大軍緩緩行進而來,一麵寫著“劉”字的巨大旗幟在飛舞飄揚。

隻是此劉已經不是彼劉,新的“劉”更加被荊州本地士族所青睞,並且在荊州內部的鬥爭中取得勝利,如今正是要來收獲權柄。

一身戎裝的劉備遠遠看著襄陽的城牆,心裡一時感慨萬千。

回想自己戎馬一生卻多是蹉跎,一路走來不知道多少次埋怨上天,但最終也隻能咬牙挺住繼續前行,而現在自己終於得償所願真正開始登上了時代的舞台,這種慶幸和喜悅讓他鼻頭一酸,險些都要流下淚來。

“我本以為此生出頭無望,幸得元直輔佐,才終於成就事業,元直之功我劉備必為銘記。”

騎行之時,劉備側過頭看了一眼身邊隨行的年輕人,言語之間是無比的慶幸。

這名為元直的年輕人,正是三年前下山投奔劉備的徐庶。

聽聞此言,徐庶隻是微微一笑:“使君言過了,元直寸許之功,何能得如此評價。”

“一點都不過分。”劉備轉過頭,隨後就是一聲感慨:“且不說其他,光是向天子進表之策,這就是天大的功勞,若非如此,我劉備焉能走到今天。”

麵對劉備的誇張和感謝,徐庶卻很難高興的起來。

這種計策能夠成功,說到底還是劉表本身德不配位而已,若非如此,劉備隻怕也沒有可乘之機。

眼下時代,並不是簡單的諸侯爭霸的格局,在北方盤踞著一條惡龍,那是天下士族共同的敵人,而且這個敵人已經成長到不容忽視的地步。

占據大位者若是不能解決士族們的共同需求,那必然會被拋棄。

但這天下多是自私貪鄙之輩,真正占據上位的人,卻多目淺短視,這又算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

如果大家都能團結起來,北方的敵人真的能有那麼強大?

既然劉表不願意做該做的事情,徐庶自然會輔佐有這個擔當的人,而劉備就是他的選擇。

隻不過,雖然如今計策成功了,但是徐庶心中還是無限的憂慮,在他看來,這三年的時間本就不該浪費在這些事情之上。

北邊的那個男人都要準備飛龍騎臉了,南邊的妖魔鬼怪還在彼此爭鬥,這三年時間若不拿來內鬥整合,那就可以專心的厲兵秣馬以備戰迎敵。

可現在,還有那麼多的時間嗎?

或者說,浪費了這一個三年,北邊的那?男人還會給大漢第二個三年嗎?

“使君,入主荊州隻是開始而已,敵人尚在逞凶,我等切不可就此懈怠。”

徐庶看著劉備那頗為意氣風發的神色,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一個合格謀臣不僅要給上司出謀劃策,更要時刻為上司做心理建設。

上司得意的時候,最好要能去降溫,上司失落的時候,則要多多鼓勵。

徐庶現在就很擔心劉備一朝功成之後便懈怠誌向,那就徹底違背了自己輔佐他的初衷了,也一定會讓荊州士族失望。

畢竟大家拋棄劉表選你劉備,是指望你能舉起抗許的大旗,不是讓你來接著奏樂接著舞的。

劉備聞言,笑容慢慢淡去,最後平靜的看了一眼北方,沉聲道:“元直放心,我劉備忘了什麼,都不會忘了扶漢伐許之大誌,我與許辰此人尚有血債未償,此事終要有個結果!”

說罷,劉備神情就變得嚴肅起來,雙腿一夾馬腹,便率先往城頭奔去。

徐庶看著劉備的背影,心裡也漸漸放心下來。

他倒是聽說過一事,劉備的結義兄弟其實不止有關羽一個,還有一個三弟張飛,這張飛卻正是慘死於黃巾之手,此事也是劉備的心頭大恨。

有這樣的故事在,那自己的擔心確實有些多餘。

仇恨是最濃烈和長久的情緒,劉備說什麼都不會忘了黃巾和許辰。

劉備行至前方,當地諸多名士與官吏儘皆上前與劉備見禮,一時間使君的尊稱接連響起,而劉備也是笑意吟吟與眾人一一回應寒暄。

或許在彆的方麵,劉備才能不顯,但是在人際交往一道上,劉備堪稱強悍。

不管是誰,隻要與劉備寒暄一陣後,都會有如沐春風之感,那種輕鬆寫意的情緒總能感染出去,不多久,在場之人無不是對劉備心生好感。

他們各自內心一做計較,皆是覺得劉備無論品行格局還是氣度氣質,都要遠勝劉表多矣。

劉表雖然占著一個漢室宗親的名頭,但誰還不是個大漢宗親呢,眼前這個新的劉使君不正是中山靖王之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