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夏內部一切都是那麼的平靜,百姓們依然是日複一日過著枯燥且安逸的日子。
當然玄夏也是躁動的,一場官辦民辦之爭鬨得沸沸揚揚,一次大辯論給玄夏上下都帶來一場思潮風暴,一切都是那麼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就連劉協這個昔日的大漢天子,也為了自己新的事業拚搏奮鬥。
但不論發生了些什麼事情,玄夏總體依然十分安穩。
陸平烏力王當幾人坐鎮地方維持著小規模的戰爭不斷對外部施加壓力,把一切軍事風險都阻擋在玄夏的土地之外,為玄夏內部創造了長久的和平安寧。
而於此同時,從渤海一路往東航行,經過半島的三韓之國,曆時數月的玄夏船隊,終於是踏上了一片新的土地。
“這裡,就是扶桑島嗎?”
從巨大樓船走下來,馬炎看到海岸線的風光,有些不太確定的發出疑問。
海岸多見山林,似乎看不到什麼人類生存的痕跡,這或許是因為這裡不是人類的聚集區域。
雖然現在還不確定這裡是否就是扶桑,但既然已經登陸這裡,馬炎勢必會繼續深入探索一番,畢竟自己此行的目的就是探索華夏近海的外部世界。
若是以前的觀念,貧瘠的土地未必算得上什麼財富,反而是一種負累,土地的一切價值都體現在種植糧食上,隻要無法種糧,或者是地域太過遙遠以至於治理成本太高,那這種土地對帝國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
但現在時代變了,當下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的步伐,那麼沒有任何一寸土地是不能利用的,哪怕是死寂的沙漠底下,也未必鑽不出資源來。
雖然現在玄夏的工業進程還十分弱小初級,那也依然可以利用外部的土地種植棉花香料茶葉甘蔗等等一切所需的東西,更可以獲取金屬礦藏,而這些都需要現在的船隊一一勘探確定的東西。
不得不說,即便是半島上的三韓,那也是華夏文明在這個時代能觸及到的邊緣之地了,而眼下馬炎所登陸的土地,就更是遙遠到完全陌生的地方。
“傳言始皇帝為求長生,遣徐福攜三千童男童女東渡大海尋訪仙人,但徐福就此之後便銷聲匿跡,若是從我們航行的路線來看,徐福若是沒有死在海上的話,這裡應該是他最有可能落腳的地方。”
不多久,一個年輕人站在了馬炎的身後,那是此次船隊中學宮派出的學生之一周良。
出海船隊,雖然是水手船員、學生、工事院學士、官員等等不同群體共同組成,但船隊的核心依然是以黃巾軍為主,船隊八九百之眾的水手船員實際上就是經過出海訓練的黃巾士兵。
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一支船隊,不如說他們是半支海師,既然帶有這麼濃重的軍事色彩,那麼船隊的領導者必然也會是黃巾的將領,馬炎便是此次出海受命帶領船隊的人。
他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那就是保證船隊的安全,而真正的技術活,則是要這些學生和學士來乾了。
“徐福?”馬炎倒是來了幾分興趣:“是否如此,待我們在島上尋到人類蹤跡,也就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