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一凡的表演說不上具體哪兒好,但就是讓人感覺和諧圓融,有板有眼。
他整個人往那兒一站,不需要聚光燈,單憑這個“範兒”就能牢牢吸引住觀眾的目光。
再加上他相當正宗的老京城口音,對比方才那個女生的表演,直接就是秒殺。
“……我三十九歲上,他爸爸就走了。”
片刻後,孟一凡演到了剛剛那個女生卡殼的地方。
他麵上沒有太誇張的表情,但嘴唇卻輕輕地顫抖著,聲音低啞地道:“我守了四十年的寡!”
台上的其餘人見狀一愣。
這……演得有點淡了吧?
孟一凡沒有嘶吼,也沒有哭,就這麼極其隱忍地喊出了這句話,但話中的委屈之意倒也表達得清清楚楚。
一旁的孟祥東瞧見這一幕,眉頭微皺。
嘖,這死性不改的缺德孩子,又改戲!
他這個演法固然是更細膩、更精致,但在感染力方麵卻稍顯不足。
舞台表演不同於電影、電視劇,沒有鏡頭的調度、後期的剪輯、光影的特效,一切全憑演員自己。
為了增強感染力,就是要將情緒適當放大。
好在眼下的這個舞台小,這種隱忍的演法倒也勉強看得過去。但若是舞台大了,再這麼演就會顯得垮,撐不起場子來。
孟祥東轉頭看了看周圍,眼見其餘人都看得很專注,坐在角落裡的沈丹青也沒露出什麼不滿的表情來,他也就沒再多說什麼。
幾分鐘後,這段表演結束。
孟一凡朝台下鞠躬致意,在剛才那個女生糟糕表演的對比之下,台下眾人給予了他一陣鼓勵的掌聲。
他得意洋洋享受著觀眾們的讚許,翹起了嘴角,剛想要下台,卻見後排座位上有一人站了起來,道:“你這麼演不對勁吧?”
“前麵鋪墊了這麼多,結果後麵完全沒有爆發點,這不是全白費了嗎?”
孟一凡聽到這話,立即皺起了眉頭。
他轉頭朝說話那人一看,微微一愣,旋即冷笑了三聲。
好麼,我說誰這麼刺頭,原來是沈唐這個混球!
冤家路窄啊,這麼多年過去了,這貨還是這個德行,開口就挑我的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孟一凡沉著臉道,“可能你就是喜歡咆哮派的,看我的演法就不順眼。”
“我尊重你的看法,但你也得允許我這種風格的存在。”
沈唐撇了撇嘴,冷聲道:“風格?你什麼風格?20歲就張口閉口談什麼風格,不要搞笑了。”
“你有沒有看過沈丹青老師是怎麼處理這段的?”
“沒看過就回去好好看看,彆在這兒坐井觀天還自以為是。”
孟一凡被他的這一番話給氣樂了,道:“坐井觀天?老版的《萬家燈火》我會沒看過?”
“那是十幾年前的戲,當年的那個演法放在現在早就行不通了。”
“我勸你還是多看看近幾年的新戲,彆總守著那一堆陳皮爛穀子還以為自己多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