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屏中,許臻飾演的周瑜霍然起身,麵如寒霜,沉聲道:“點起兵馬,回江東!”
他麵前的武官微微一怔,轉頭看了看帳外的夜色,問道:“何時啟程?”
周瑜冷聲道:“即刻啟程!”
說罷,他便取下架上的寶劍,大步流星地離開了營帳。
周瑜這一次隻出場了不到一分鐘,就又下線了,但夏語冰卻沒有走。
來都來了,索性把這段看完吧。
反正,反正今天這兩集離“三氣周瑜”還差得遠,諸葛亮這會兒應該還在隆中種地呢。
投影屏上,畫麵一轉,視角來到了吳郡這邊。
披麻戴孝的孫權跪拜在兄長的靈柩前,眼神明顯有些茫然。
此時的孫權還隻是個未及弱冠的少年。
江東平定未久,宗族異動,諸將異心,各方勢力虎視眈眈,可謂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倉促間,年僅18歲的孫權委實難以承擔這副沉甸甸的擔子。
江東長史張昭瞧見他這副模樣,無奈地歎了口氣,道:“將軍請節哀,眼下不是哭的時候,應以軍國大事為重。”
“文臣武將已在堂下等候多時,請將軍速速出堂去接受謁賀。”
孫權垂著頭,默然擦乾淚水,撐著身體緩緩站了起來。
片刻後,兩人來到大堂,文臣武將分列兩側,見到孫權,神情各異地朝他拱了拱手。
然而孫權掃了一眼,卻見眾人的禮節極其簡略,並不是君臣之禮。
且,武將們各個身披鎧甲、帶刀而來,這顯然是沒有把自己當做主公來看待。
孫權不禁微微蹙眉。
“哎,這裡有點微妙啊”
活動室裡,有人小聲嘀咕道:“周瑜剛才說點齊兵馬回來,是什麼意思?”
“孫權和周瑜之間是要鬨一段矛盾嗎?”
旁邊有看過原著的人,解釋道:“周瑜帶兵奔喪是因為”
那人剛一開口,旁邊另一人馬上打斷道:“噓,不要劇透!”
先前那人撇了撇嘴,沒再往後說。
聽到這番對話,坐在角落裡的夏語冰也是忍不住換了個坐姿。
她也沒看過,對裡麵的故事不是很了解。
她索性拿出手機,想要搜一搜原文裡這段是怎麼寫的。
然而,剛找到的電子書,還沒點開孫策死的那回,許臻飾演的周瑜就再次出場了。
夏語冰隻得抬起頭來,繼續看劇。
此時的周瑜已星夜趕到吳郡,除去鎧甲、換上喪服,行色匆匆地前去奔喪。
一夜急行,他看上去神色有些憔悴,但身姿依舊挺拔如鬆,行走間目不斜視,箭步如飛。
“孫權年幼,不能服眾,將軍應自領江東軍事,主持大局”
在他身後,一名武將小聲道:“眼下各方豪強蠢蠢欲動,將軍當以大局為重啊!”
聽到這話,旁邊的另外幾人也連忙附和道:“是啊,吾等為將軍馬首是瞻!”
“大局為重,眼下穩住江東才是頭等大事”
這些人正說著,隻見,前方正在疾行的周瑜忽然停下了腳步,猛地拔出佩劍,回身便斬了下去!
“唰!”
一聲刺耳的金鐵交擊之聲傳來,眾人愕然望去,卻見,最開始發話那人手中的標槍已被憑空斬斷了一節,變作了一杆無頭鈍槍。
周瑜回過頭來,眼神冷厲如刀地掃視了眾人一圈,道:“再有口不擇言者,這杆槍便是榜樣!”
周圍將士瞧見這番場景,頓時神色一凜,肅然垂下頭去,不敢再多言語。
這時候,畫麵再次切回到了孫權那邊。
“報”
大堂中,一人疾步從堂外趕來,拜道:“上將軍周瑜自巴丘提兵歸來,眼下就在堂外等候。”
此話一出,堂中頓時起了一陣騷動。
周瑜回來了,並且是提兵而回!
且不知,周瑜此來會是什麼立場、什麼態度?
一乾文臣武將頓時轉過頭去,眼巴巴地望向了堂外。
孫權眼皮一跳,神色複雜地道:“快請進!”
片刻後,周瑜腳步匆匆地走到了堂中,眼睛緊盯著前方迎門而立的孫權,對其餘人視若無睹。
旋即,他停步在了孫權身前數米外。
“臣周瑜”
周瑜一揮衣袖,深深向孫權拜了下去,朗聲道:“拜見主公!”
此話一出,全場聳然動容。
周瑜,行的是君臣之禮!
他認可了孫權這個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