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總共121分鐘。
但由於故事的節奏較快、劇情銜接緊湊,導致影片即將結束的時候,許臻居然覺得有些意猶未儘。
他怔然望著眼前慘死在城門前的楊七郎,心下十分詫異。
這部電影,貌似挺好看的樣子!
雖然稱不上是什麼讓人拍案叫絕的經典,但故事節奏中上,製作水準一流,煽情煽得也很清新、不刻意,具有較強的可看性。
與很多曆史、演義題材的電影一樣,的故事其實講不出什麼花來。
說白了,無非就是楊七郎失手打死了當朝太師潘仁美的兒子潘豹,導致潘仁美在戰場上公報私仇,害得楊家父子慘死的故事。
然而,一部電影好不好看,拚的往往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導演講故事的水平。
許臻拍著良心說,真的不是因為製片方給自己加戲了,他才覺得製片方好,而是,這個故事確實是適合以楊七郎當做線索人物來展開。
這種與眾不同的講述方式,導致整部電影的主線非常清晰,代入感極強。
“嗚嗚嗚”
許臻正在為的高質量而詫異,旁邊卻忽然響起了一陣低低的嗚咽聲。
他循聲望去,不由得麵色一僵。
隻見,旁邊座位上的徐浩宇此時正哭得鼻涕一把淚一把,麵巾紙扯了一張又一張,情緒瀕臨失控。
他見許臻朝自己望了過來,哭得一抽一抽,哽咽道:“師父啊,你演得太好,太好了啊!”
“我什麼時候才能死得像你這麼慘啊”
許臻:“”
聽上去好像是在誇我,但我為什麼一點都感覺不到高興?
徐浩宇的粉絲們要是知道,這位高富帥、常年冷著臉的冰山男神私底下竟然是這樣的沙雕,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3月12號的當天,電影在全國部分大中城市率先點映,為電影積累前期的口碑。
許多人懷著對這個故事、或是對電影中部分演員的興趣走進了影院,想要提前一睹這部電影的風采。
在京城北郊的一家大型購物商場內,兩個小姑娘已經買好了電影票,正在一邊逛街、一邊等待電影的上映,然而就在這時,她們卻忽然看到了一個形貌古怪的年輕人。
這人又矮又瘦,其貌不揚,腦袋上頂著一個雞窩頭,身上穿著一件皺皺巴巴的格子襯衫和一條運動褲,看上去邋裡邋遢。
最奇怪的是,這人似乎很怕人,彎著腰、垂著頭,在商場裡一直貼著牆根走、眼睛看著牆,不敢跟其他人目光接觸。
每當周圍有人打量他的時候,這人就把頭埋得更低了,如芒在背般飛快逃離現場,仿佛人的目光能在他身上燒出一個洞來。
兩個逛街的小姑娘不由得麵麵相覷。
這人是什麼情況?
這樣的人,為什麼會到商場裡來逛街?
而此時,“形貌古怪”的年輕人隻覺有苦說不出,整個人委屈得不行。
這人名叫韓亞鵬,他還有一個頗有名氣的網絡賬號,叫做寒鴉。
前幾天,寒鴉為了實現下崗再就業,追著連發了好幾篇高質量的長評和視頻,本想累積一定的名聲後再去聯係許真的團隊,沒想到,對方竟然主動找上了他。
寒鴉不禁欣喜若狂。
然而,沒想到的是,對方向他約的第一份稿子不是關於的,而是:給許真的新電影寫好評。
寒鴉一開始還感覺鬥誌昂揚但幾分鐘後,他忽然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看電影,是要出門的
啊!這是讓我死!
資深社恐患者寒鴉給自己做了好久的心理鬥爭,才終於戰勝自己,英勇地踏出了公寓的大門。
為了不引人注意,他買電影票時特意挑了個後排角落的座位,然而等進影院之後,他才發現,自己周圍的觀眾全都是一對一對的
寒鴉痛苦地抱住了自己的雞窩頭。
不過,坐後排倒是有一宗好處,那就是能夠清楚地看到整個影院中的情況。
寒鴉大致掃了一眼,這一場的上座率相當不錯,看來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期望值還是可以的。
這跟製作方的前期宣傳有著很大的原因。
寒鴉在來之前也大致查了一下,的片花做的相當不錯,畫質精美,戰爭場麵宏大,演員陣容也沿習了環球娛樂的一貫風格,惹眼的明星相當之多。
光是衝著這個陣容,點映的成績就不會差。
至於後續的票房成績怎樣,就得看電影的質量如何了,單靠明星是撐不起票房的。
片刻後,放映廳黑了下去,幾條廣告過後,正片開始播放。
寒鴉頓時集中起了精神,專注地看起了電影來。
開場的畫麵讓他稍稍有些驚豔:
落日餘暉之下,一名身穿鎧甲的士兵縱馬奔馳在莽莽荒漠之上,馬蹄飛揚,濺起一路黃沙。
“報”
“雁門關大捷!!”
傳令的士兵風塵仆仆地一路趕到帝都,向聖上奏報,楊繼業於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
消息傳來,朝野沸騰,舉國上下無不為之欣喜若狂。
緊接著,楊繼業率軍大軍班師回朝,皇帝親自率朝臣迎接,並大加封賞,楊家一時風頭無兩。
寒鴉仔細留意著影片中的畫麵,能清晰地看到朝臣們表麵恭維,暗地裡的神態卻不一而足。
尤其是太師潘仁美,對楊繼業明顯地笑裡藏刀。
寒鴉很想吐槽,曆史上的潘美是北宋的開國大將、護國柱石,結果卻在民間故事裡被黑成這個熊樣
算了,不重要。
反正楊家將的故事虛構的成分太大了,也不差這一件兩件。
電影的開頭很高級,沒有乾巴巴地切旁白,而是以故事的形式,三言兩語交代清楚了宋遼連年征戰、楊家軍功卓著、以及文臣武將不合的故事背景。
然後緊接著,畫麵從朝堂來到天波楊府。
天波門外、金水河畔,一座白牆青瓦的大宅占地極廣,俯拍鏡頭之下,錯落有致的屋頂看上去素雅而莊嚴,頗具東方神韻。
鏡頭這時候從全景切為了近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