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梅子黃時雨》劇組的工作人員便聯係了許臻,將這部電影的劇本、角色介紹、拍攝計劃等相關信息統統發給了他。
許臻在跟喬楓溝通後,立即協調好了相關工作,準備動身前往電影的拍攝地:
“黃梅戲之鄉”,桐城。
桐城是一座文化名城,城內有著名的“六尺巷”,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也因此地而得名。
《梅子黃時雨》是當地組織拍攝的地方文化電影,以推廣黃梅戲為主要目的。
投資不高,但規格很高。
徽州籍的“影後”刁豔紅、“影帝”陳正豪、以及一位著名導演都受邀來參與了這部電影的拍攝,幕後班底相當過硬。
許臻在收到劇本之後,簡單翻閱了一遍,意外地發現本子質量還不錯。
電影講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
某個小縣城裡的一家黃梅戲劇團由於常年入不敷出,瀕臨解散。
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那些退休的、轉行的、移居外地的老演員們又再度聚首,最後排了一出精彩的大戲,在小縣城裡引起了轟動。
最後,劇團雖然還是解散了,但受到這次演出的影響,當地重新燃起了“黃梅戲熱”,很多小孩子都因此學起了戲來,戲曲的文化得以傳承。
故事結構稱不上精彩,就是個老套的情懷類電影。
但作為一部黃梅戲主題影片,《梅子黃時雨》把自己的專業部分做得極其細致、講究。
電影的顧問團由業界權威專家組成,製片人刁豔紅也是從小學戲的科班演員。
劇本正文隻有3萬多字,相關附錄卻附了30多萬字,極其詳儘地解釋了劇本中的各個戲目、技巧、典故等等,看得許臻一陣咋舌。
他本來想直接用辦公室裡的打印機打出來的,結果看到這個篇幅,果斷放棄了這個念頭,轉而找了文印店來膠裝成冊。
——打出來,放書櫃裡,還有收藏價值。
這簡直是堪稱是一本黃梅戲百科全書啊!
許臻是中戲畢業的,上大學的時候也對黃梅戲有一些粗淺的了解。但要說真的去唱,肯定是不行的。
不過好在,他要飾演的隻是個客串的角色,涉及不到多少鏡頭。
借著這兩天的功夫,許臻緊急看了一批《天仙配》、《女駙馬》等黃梅戲電影,並惡補了一下相關的知識,努力給刁豔紅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
嗯,既然決定來“晃悠”了,那就要晃悠得認真一些!
……
5月15號這天上午,許臻乘飛機從京城來到了桐城。
他沒帶助理,陳正豪說好了要來機場接他。
然而下了飛機之後,許臻才發現,除了陳正豪,刁豔紅老師竟然也跟了過來。
影帝、影後親自來接機,這待遇,實在是讓人有點惶恐。
幾人上車之後,刁豔紅拉著許臻的手,眼中帶著掩飾不住的喜色,笑得合不攏嘴。
“哎呀,這就是我心目中的‘蕭清和’啊!”
刁豔紅上上下下地打量著許臻,越看越是滿意,道:“太像了,真是太像了。”
“姨剛才一看見你,就感覺是蕭清和站在我眼前了,哈哈!”
說著,她扭頭看向正在開車的陳正豪,笑道:“正豪怎麼這麼會選人呢!”
陳正豪透過倒視鏡,對刁豔紅微微一笑,不予置評。
嗯,《三國》的導演高縝也覺得,看到許臻就像是看到了周瑜。
而許臻本人也沒敢接這個茬,隻偷偷打量起了刁豔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