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貧僧不想當影帝最新章節!
【抱歉還未寫完,請稍後重新加載再看】
《我的初戀日記》劇組的幾人就這樣聚在會議室裡,看《想見你》看了一個通宵。
眾人的心態也經曆了從誌得意滿到如臨大敵,到自愧不如,再到躺平任嘲,最後到認真學習的拉胯全過程。
慶功會慢慢變成了一個研討會。
這些人雖然頭一次嘗到爆火的滋味,但畢竟也在這個圈子裡摸爬滾打了許多年,基本的眼光還是有的。
《想見你》的前八集成片已經擺在這裡了,這要是再看不出人家的成色來,那可就真是眼瞎了。
――這特麼是一部神劇啊!!
草蛇灰線、伏脈千裡,一次又一次的反轉不斷擊穿觀眾的認知,整個事件的迷霧如抽絲剝繭般一點點展現在觀眾們麵前,期待感一步步加強,讓人無數次拍案叫絕,抓心撓肝地想要知道事件的後續。
再加上許臻、何佳燕兩位頂級演員的完美演繹,這個複雜精巧的故事更是有了靈魂。
而反觀《我的初戀日記》……這部劇講了什麼呢?
很簡單,三個字就可以概括:姐弟戀。
整個52集的所有矛盾都圍繞著這三個字展開。
相差12歲的男女主角對上了眼,不顧一切地來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但等冷靜下來,兩人就發現,雙方在婚戀觀、價值觀、人生觀等各個方麵產生了巨大的鴻溝。
女主急著結婚,男主隻想玩玩;女主想要孩子,男主隻想養狗;女主卑微工作,男主瀟灑辭職……
雙方家庭對他們的感情強烈反對,身邊的朋友們也都對他們倆指指點點。
由此引發了一批吊糟的糟心事。
早上六點多,《我的初戀日記》的編劇吃完早飯,給自己點了根煙,看著電視機屏幕上的《想見你》,一臉滄桑地喃喃道:“我感覺我寫得像屎一樣。”
導演孫德誌從他那裡借了個火,點了根煙,感慨道:“我感覺我拍得像屎一樣。”
男主角也擺出了同款的滄桑表情,歎道:“我感覺我演得像屎一樣。”
女主角舉著一個生煎包,小聲附和道:“我感覺我在吃屎。”
屋裡的其餘幾人:“……”
眾人一臉木然地看向了她,各自翻了個白眼。
……
此時此刻,不光是《我的初戀日記》劇組在認真剖析《想見你》的劇情,網友們也在分析。
這部劇的邏輯複雜程度顛覆了人們對於偶像劇的認知,由此在網上引發了熱議。
《想見你》的評分也從最初剛上線時的8分開始一路走高,到播出半個月後,已經達到了87分的驚人數值。
隨著最後一塊拚圖的亮出:女主角的心理谘詢師也是穿越者,《想見你》從兩條穿越線變成了三條。
而這一塊拚圖,如同畫龍點睛之筆,瞬間揭開了前麵的一係列謎團,導致整個故事終於以完整的麵目展現在了觀眾們的麵前。
一盤大棋,關子屠龍。
所謂劇情結構之爽,莫過於此。
評論區裡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千字、甚至萬字長評,旁求博考、引經據典,極其嚴禁地剖析這部劇的劇情結構,把研究文學名著那套手法用在了分析偶像劇上。
而且更關鍵的是,眾人越分析,就對這個故事越驚歎,因為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想見你》的故事都能經得起分析,基本做到邏輯自洽。
有人仿照“紅學家”,將這些人戲稱為“《想》學家”,甚至到後來,“《想》學”還具體細分成了兩個流派:
一派從宏觀角度研究這部劇的時空輪回,
一派從微觀角度研究各種隱喻暗示的細枝末節。
簡稱“宏觀想學”和“微觀想學”。
――彆說偶像劇了,在華語電視劇史上,能引發這類現象的影視劇都極其罕見。
這也應了那句老話:但凡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這就是經典。
直到這時候,才有很多人回憶起《想見你》剛開播時許臻的一段訪談。
當時主持人問他,為何會選擇出演《想見你》這部劇,而許臻那時候給出的答案是,因為這個故事太精彩了。
他還拿出了厚厚的幾大摞筆記本來,笑著跟大家說,他當時為《想見你》這部劇畫了七八張思維導圖,寫了20多萬字的人物小傳。
當時有很多人不相信這個說法,覺得許臻是在作秀。
然而時至今日,眾人再重溫這段訪談,則忍不住激動地在下方留言:“哥,你把你那個思維導圖和人物小傳貼出來,給大夥瞅瞅啊!”
當然,貼是不可能貼的,官方嚴禁劇透。
很多人出於好奇,特意去看了這部劇,然後紛紛掉進了坑裡。
“《想》學家”的隊伍如滾雪球般不斷壯大。
《想見你》剛上映時,前四集的單集24小時播放數據隻有200多萬;到第五六集的時候,就翻了一倍,變成了400多萬;第七八集時700多萬,第九十集突破千萬大關。
到了6月30號這天,《想見你》終於更新到了第12集,大結局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