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第一次煉金,兩米的法杖(1 / 2)

日子總是在波瀾不驚中度過,轉眼間就來到十一月初。

萬聖節當天,斯萊特林寢室中。

伊諾看著桌上擺放的材料:一張臟兮兮的墊子,一根兩米多高,直徑大約嬰兒手臂粗的木棍。

他心中十分滿意這幾件東西,獨角獸的毛發和山梨樹的枝條,這些均來自海格的饋贈。

今天,伊諾打算製作一件煉金物品,連續一周在圖書館的強力充電,也讓他對於煉金學有了相當的理解。

說到煉金學,其實也是一種無奈。

古代如尼文著作,那本厚厚的字典其實已經涵蓋了所有已知的知識。而未知的知識,字典裡如果沒有,哪怕是霍格沃茨圖書館,也不會有相應的書籍。

不得已,他隻能被動的敲開煉金學大門。

試圖找到那些遺失在歲月中的知識。

其實說到底,煉金學也是古代如尼文的另一種應用,隻是在漫長的歲月中,這門學科完成了一次自主化。

煉金學把古代如尼文作為零件,通過特殊的手法,一枚枚的鑲嵌在煉金物品上,構成一個強大的如尼文回路,從而讓其發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這點上,其實和麻瓜的電子芯片有些相似,就比如邏輯門電路,僅僅隻用了:與門、或門、非門,就構成了複雜的數字邏輯功能模塊。

煉金術也是一樣,基礎也是24個如尼文字母加上‘空石’。把它們按照一些神秘的規律排列成行,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功能複雜的煉金物品。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古代如尼文的第二個字母‘u’原始意義為:命運、宿命、未知因素。

第三個字母‘th’原始意義為:刺、驚奇、保護三角形、密藏的精力。

而把這兩個字母通過煉金手法組合起來,得到的便是一個命運護符,可以遠離厄運並保護自己的煉金物品。

當然,這也隻是理論層麵的煉金術。

煉金學三大部,魔紋知識、煉金手法、煉金材料。

就像之前說的,煉金學完成了一次自主化,古代煉金術師們已經摒棄了如尼文這一稱呼。

他們更願意稱呼:魔紋,意旨有魔法效果的神奇紋路。

同樣的,隨著越來越深入了解。

伊諾愈發覺得煉金學是一門龐大的學科,如果不是需要‘魔力’這一最初的動能,或許煉金學已經可以自成一派。

這一點毫不誇張。

因為煉金三大部已經涵蓋了所有的知識,但凡任意一部有所成就,就能被稱之為大師。

恰如鄧布利多校長。

伊諾曾在近代的書籍中,也是有看到過鄧布利多的煉金著作,但對方專攻的是三大部之一:煉金材料。

其學術代表,便是赫赫有名的龍血的十二種用途。

而三大部全精通的煉金大師,古往今來或許隻有一人,魔法石創造者:尼可·勒梅。

其實在進入煉金大門後,伊諾就有些遺憾。

當初沒有趁機拿下魔法石,做為天花板的煉金物品,哪怕魔法石已經失去了讓人長生的效果。

但對於一個煉金術師來說,魔法石龐大的魔紋回路,才是珍貴無比的財富。因為有了樣本就可以反向推演,隻要能夠理解,就有機會做出第二塊。

遺憾是有些遺憾,但卻沒有太多的懊悔。

他還是堅持最初的認知,隻要活的夠久,沒有什麼是不能用時間雕琢的。

尼可能成為精通三大部的煉金術師,和將近七百年的悠長壽命有很大的關係。

……

短暫的思考過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