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清在蛇王廟當中得到那部合沙奇書便用心參悟,此書上麵全是天符玉籙,所幸一旁還有合沙道長的種種注解。
又不是像尋常書籍那般,翻頁即過,隻有薄薄的七頁,而是需要以自身真炁,方才能夠將其中的內容真正的顯現出來。
李玄清伸手一指,一道青光落入這合沙奇書當中,金章玉頁仿佛有靈性,一般吸收了李玄清的那一股太乙青炁,隨即玉頁自己緩緩打開,上麵所記載的那些符籙通通放大了數十倍,化作金光出現在了半空當中。
光芒萬丈,十分耀眼,李玄清上下一一參悟,再結合沙道長旁邊的注釋,頓時心中了然,那前兩篇全是天宮當中所流傳的符籙咒語,對於魔教的許多法術都有克製,通篇就是講述利用五行來顛倒陰陽,能夠克製一切邪法。
正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相生八卦,這是天地當中偶數,乃是天地無形之理,代表乾坤陰陽之道。三才,五行,九宮這些則是偏向於有形的,同樣也是大道所衍生。
而五行之道則更偏向於具體天地當中,萬事萬物皆由五行所構成金木水火土,在人則成為了心肝脾肺腎,在聲則成為了宮、商、角、徵、羽,在天地則成為了東南西北中,在於心性上麵則又成就了五德,五行當中金木水火土隻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則更加偏向於抽象。
五行之中,相生相克,同時又能夠和八卦相互聯係,與天乾相互聯係,又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
上古時期,大禹的父親鯀治理洪水,本來是想利用天庭息壤來堵塞洪水,利用五行當中以土克水之道,不料最後反倒是被天地五行之精利用,使得天地當中,五行顛倒大亂,洪水爆發,地震泥流,又有火山噴發。
所幸後來大禹王得到了空靈仙界當中的天帝之助,先是把在東海囂張的金姥給趕到了西方,讓其回歸西方鎮壓滯留在西方的玄陰水母,把水母趕回到了北方,同時又聯合了黃婆與木公鎮壓住了東方與中央,最後又幫木公將火德給趕回到了南海。
這才使得五行歸位,後來又打造法寶收服了天地當中的各種妖獸,這才澄清宇內,又建立了夏朝,打造禹鼎祭祀天地,將那先天五行真老給敕令回到天府。
合沙道長的這一本奇書,正是當年天府當中,由天帝令人傳授給大禹的一本治理五行的天書,後來大禹飛升,這本書就被他留在了會稽山,後被合沙道長師門所獲。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除了前兩篇當中的伏魔金籙,後麵的五篇則是按照五行之道開始一一講述,有采取天地五行用來修煉自身的五行真氣,同時又能夠煉成三個神通。
第一個是大五行絕滅光針,這一個神通是將自身體內的五行真氣凝練成為牛毛細針,一旦若是發動起來,刹那間就如同是暴雨梨花,天花亂墜,射骨骨消,射形形滅。
這門神通依環嶺的聖姑也會,那聖姑與合沙道人師門有舊,常常以半師之禮相待,所以聖姑也修行五行之道,其幻波池當中所布下的也是五行大陣。
第二門神通就是大五行滅絕神光線,這門神通則是進一步將自己的五行真氣凝練成為有形到無形之間,放出來的時候便是千百條色彩斑斕,宛若虹光一般的彩線,一旦弱勢被它射中,立即便會顛倒五行,更是能夠克製種種魔法。
這門法術合沙道人曾經與連山大師相互交換心得,連山大師又將此法練成了有形,把它設成禁製,藏在了寶庫當中的一個寶鼎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