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象兒類朕(2 / 2)

得言,李世民沉默了。

少許後,開口道:“魏徵說的對,是朕錯了,是朕一時氣急上了頭。”

接著,話鋒一轉。

“既如此,為了省去天下不必要的紛亂,朕決定恩賜東宮,準允太子長子,朕的皇長孫李象出仕。”

“你們商量一下,該冊皇長孫一個怎樣的爵位。”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

二鳳話裡的意思,表麵上是恩賞太子長子出仕,以此來堵住朝野內外的悠悠之口。

但實際上。

幾人都看的出來,再加上剛才見到在殿中的李象,天子準允皇長孫出仕,並非是因為太子,而是因為皇長孫本身。

長孫無忌:‘李象,我怎麼不記得這小子有何過人之處。’

從親戚關係上論,長孫無忌是李象的舅公。

房玄齡:‘魏王長子與太子長子同歲,陛下這般恩寵魏王,都未曾準允過魏王長子李欣出仕,怎會突然準允太子長子。’

權宰們心中各有思緒。

“依禮,當冊為郡王。”

房玄齡思緒片刻,出聲說道。

尚書左右仆射有著分工,左仆射負責吏部、戶部、禮部,右仆射負責兵部、刑部、工部,冊封是禮部的事,自然是由房玄齡來答。

剛說完,跪坐在左一位置的長孫無忌開口了。

“陛下,自從貞觀初年,朝廷頒布削王聖旨之後,天下人對宗室新冊爵位都極為在意,為免紛議,臣以為,可先冊為郡公,爾後再逐步進爵。”

李世民琢磨了起來,一時未回。

這時。

房玄齡突然問了一句:“陛下既然冊封太子長子,那太子嫡子李厥,魏王長子李欣,可否要一並冊封?”

李世民並未感覺有什麼,這確實是一個首相該考慮的問題,可長孫無忌卻是深深看了一眼房玄齡。

跪坐在房玄齡之側的高士廉,此時卻沉聲行叉手禮道:“不論太子長子還是魏王長子,都是陛下之孫,封爵由禮製所定,臣隻是有一事不明,皇長孫李象今年不過十之有三,這般少幼之齡出仕,該置於何司衙門?是否不妥?”

“臣請陛下收回聖意,待皇孫們及冠之後,再入仕處政。”

聞言。

李世民擺了擺手,他早就猜到了這老幾位會質疑李象的能力,內侍連忙是上前將謄抄送來的詩分發,一人一張。

楊師道略微疑惑,可當他低頭看見宣紙上謄抄好的六行詩句之際,呼吸驟然間急促了起來,唯有真正懂詩的人才明白這六十字是何等分量。

其餘幾人,雖然沒有楊師道這般精通詩賦,但也懂得看詩,無不是品鑒讚歎,而作為政治老手的他們,更是能夠看得出來,這首詩一經傳揚,將會給大唐國威帶來突破性的提升。

“楊師道,你是詩賦大家。”

“在你十三歲時,可能一步之內,寫出這等詩作。”

李世民笑道。

驟然間,五位大宰相都是一愣。

“這詩為皇長孫所作?!”

楊師道一臉不敢置信。

‘十三歲!’

‘一步作詩?!’

龍椅上的李世民,很是喜歡看到臣子們這般表情驚愕,笑了笑。

“吾家象兒,天生詩才,文道無雙。”

“類朕。”

——————

PS:懇請亞父們新書期每天追讀,真的特彆特彆重要,拜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