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崇仁坊。
坊北為皇城景風門,與尚書省選院相近,南臨春明門金光門大街,東南與東市相接,內設禮會院、進奏院等,京中諸坊,莫與之比。
西北角處,占據坊內十分之一地界的趙國公府,前堂。
“褚遂良,你確定這首詩是李象所作?”
長孫無忌斜靠著椅子,手中拿著那一首塞上行,一邊看著,一邊問道。
“雖親眼得見,卻不能確定。”
褚遂良在左邊坐著喝茶,搖了搖頭,眼見不一定為實,尤其是在皇帝麵前,一百人有九十九人都是在偽裝演戲。
“詩的確是數十年來難得的佳品。”
“隻是。”
“陛下對太子的失望,已經不是這一首詩能挽回了。”
長孫無忌一聲歎息。
自打貞觀改元以來,長孫無忌其實一直都是堅定的太子黨,可是這兩年來,長孫無忌越發明顯感覺到二鳳的態度在變,再加上李承乾的自暴自棄,讓長孫無忌對李承乾徹底失去了信心,這才轉而暗中支持起了小稚奴,也就是晉王李治。
“你明天去一趟晉王府,親自為晉王篩選一批在詩賦方麵有才學的文士。”
上有所好,下必從焉。
這一首塞上行點燃了文壇詩火,再加上天子這般力推,盲猜都能知曉,接下來的大唐文壇,必定是群詩璀璨。
誰能在這一場浪潮中奪目,便有機會入天子之眼。
褚遂良點了點頭。
“皇長孫那邊,讓我們在東宮的人也稍微注意一下,此子在陛下麵前淡定自若,能得陛下恩賞出仕,不簡單。”
“你方才說李象想要去大理寺,陛下可準了?”
長孫無忌看向褚遂良,眉頭微皺了起來,大理寺這個衙門不在三省之內,哪怕是他也很難插手。
褚遂良放下茶杯,用堅定的語氣道:“陛下定然會允。”
…………………
長安城,延康坊西南隅,魏王府邸。
文學館中。
上百號文人跪坐案前,皆是在研究各自案上擺著的紙張,其上便是那一首《塞上行》。
體重高達兩百斤,但是麵容白皙,眼大鼻挺,看起來有幾分胖英之氣的李泰,正在這館內來回走著,臉色很是難看。
在他的身側,一左一右跟著兩人,分彆是房家二郎房遺愛,以及李世民最為敬重的三姐平陽公主之子柴令武。
“那首塞上行,真是李象所作?”
李肥四的表情極為不爽。
雖說塞上行所作之人在外是個謎,但是對於魏王李泰來說,想弄清楚並不是難事。
“宮中下發各司的詩卷上並未言明,但我估計,最多這兩三日便會傳開。”
房遺愛接話說道。
“父皇竟然要冊封李象,還準備恩賞李象出仕,本王的兒子都沒有爵位,都還在府上閒散,他李承乾的兒子憑什麼出仕?!”
“本王詩才勝李承乾十倍,本王兒子自是也勝那李象十倍!”
李肥四說話激動之餘,臉上肥肉顫抖不止。
“這一首塞上行,定是太子尋他人所作,借皇長孫之口呈於陛下禦前,此番太子看似被陛下禁足,實則東宮得了恩寵,好一手聲東擊西!”
“殿下,這段時間我們大意了,太子身後定然有高人指點,說不定就是這塞上行的真正主人,接下來我們還是要徐而圖之,不可冒進。”
房遺愛分析的頭頭是道。
“遺愛說的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