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王接詔都不用跪麼。’
李象瞄了眼行叉手禮的李治,眼中有著一絲向往。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俗話又說,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久居人下。
“門下:皇孫李欣,孝友寬厚,溫文肅敬,行有枝葉,道無緇磷。踐君子之中庸,究賢人之義理,情惟樂善,誌不近名。可封昌平郡公。宜令有司擇日,備禮冊命,主者施行。”
隨著宣詔官話音落。
“李欣接詔!”
李欣的鴨公嗓適時響起,蹭的便是站起身來,在從宣詔官手中接過冊封木簡之時,臉上肥肉都是興奮的一顫一顫。
雖然受封的爵位隻是一個不怎麼起眼的正二品郡公,但在場勳貴都知道。
今日做郡公,明天當郡王。
以李欣的魏王庶長子身份,未來十年之內,隻要李欣不犯原則性錯誤,必定可逐步加封至郡王。
而若是魏王奪嫡成功,未來李欣被加封為親王也是遲早之事,甚至…
一眾勳貴想到這裡便是打住,不敢想,不敢往下想了!
“恭賀昌平郡公!”
以房遺義、柴通、韋幾等勳貴子弟,紛紛是高聲恭賀。
李治亦是笑著拍了拍比他高一個頭的李欣胳膊:“李欣,今日既然已經受封,便是有爵在身,往後行事,切記注意身份,莫要失了皇家體麵。”
李欣咧嘴一笑:“王叔放心,侄兒謹記。”
而這時。
宣詔官目光又是看向李象,宣詔前竟是罕見的先行了個禮,且臉上的笑容很是燦爛,隱有討好之意。
“長公子。”
儘管隻是一個很普通的作揖禮,但是落入在場勳貴眼中,都是眼露驚疑之色,內侍省可是代表天子來宣詔,鮮有這般討好之色!
李象回了一個示好的微笑,雖說太監這玩意在貞觀年的確是沒什麼存在感,但畢竟是二鳳身邊人,交好總沒有錯。
宣詔官再次挺直身軀,朗聲道:“門下:皇孫李象,孝友寬厚,溫文肅敬,行有枝葉,道無緇磷。懷天縱之詩才,若星辰之皓輝……”
當詔書念到這裡的時候,宣詔官都是一愣,他這輩子念了上百卷冊封詔書了,還是第一次見在詔書中這般稱讚一位宗室,這定然不是中書省的手筆,而是天子特命。
在場有一個算一個,腦瓜子也都是聽的嗡嗡作響。
詔書前半段還算正常,基本上都是長得一樣,可這後半段的‘懷天縱之詩才,若星辰之皓輝’,這是什麼意思?!
在場的但凡有點腦子,都能聯想到昨天宮中傳出的《塞上行》!
‘李象寫的塞上行?!’
頃刻間,眾人小心思瘋狂轉了起來。
程處弼:長公子你不厚道呐!說好一起做紈絝、逛遍三曲每一院,竟是獨自偷偷發奮讀書!
徐齊聃:嗬嗬,一群無知鼠輩。
李錦:這登徒子竟能寫出塞上行這等氣吞山河之作,莫非是抄的…?
蕭妍:陛下在詔書中這般誇讚這位東宮長公子,想來以後定是前途無量,這晉王李治已經納了王妃,我就算入了晉王府也隻能是個婕妤,倒是可以再觀望觀望。
蕭守業:李象啊李象,你小子藏得很深啊!
李欣: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是他?!
李治:淦,草率了。
在場眾人的目光,此刻皆是彙聚在李象身上,而李象的表情,依舊是那般淡然,那般雲淡風輕,似是泰山崩於前也不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