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或許是朕錯了。’
‘象兒畢竟太年輕,是吾揠苗助長,太心急了。’
李世民緊蹙著眉頭,他心裡有些後悔讓李象接這樁案子了。
‘究竟是這案子太難,還是朕高看了你?’
同樣,有著一個疑問,在李世民心中泛起。
而這,便是魏王黨和晉王黨所要達成的的目的。
他們就是要通過這樁朱雀街命案,在天子心中種下一顆對李象能力存疑的種子,同時利用群臣的壓力,迫使天子徹底放棄起用這位初露鋒芒的太子長子。
而就在這時,沉默的兩儀殿中,有著一道聲音響起。
“距離昨日所定的十二個時辰,還有半個時辰。”
“陛下,諸位同僚,何不再等時辰到了再定結果。”
眾人望去,說話的是尚書省左丞狄孝緒,也就是狄仁傑的祖父。
“嗯。”
“敦煌郡公的成功與否,還有半個時辰,諸卿就與朕在這兩儀殿中等待少許。”
李二見有人幫李象說話,果斷出口接了下來。
而就在這時。
有著唱名聲響起。
“鴻臚寺少卿覲見……!”
話音落,隻見一中年男子快步邁入兩儀殿,麵色極為慌張,到了殿中便是急聲道:“陛下,數千左右侯衛圍住了鴻臚客館!”
咯噔。
這殿中的鴻臚寺卿率先蹭的站了起來,差點以為自己耳朵聽錯了,反應過來後連聲道:“陛下,眼下萬邦來朝,鴻臚客館中住著百國使臣,豈能,豈能這般胡來!”
接著。
大佬們的目光快速掠過各自小弟,似乎是在說‘時候到了’。
霎時,禦史們齊齊發聲。
“敦煌郡公此舉,實乃損我大唐國威,當降詔論罪!”
“請陛下即刻降詔,撤去鴻臚客館之外的左右侯衛!罷去敦煌郡公所領官職!”
“陛下,自敦煌郡公辦案伊始,長安動蕩,百官不安,民間已經是謠言四起,當前上元佳節在即,百邦使臣若是在鴻臚客館中有失,我大唐往後如何以上邦自居!陛下之天可汗,又當如何自處!”
“請陛下罷黜敦煌郡公……”
“陛下罷黜……”
“請陛下…”
“…………”
一道又一道聲音在這兩儀殿響起,似乎是點燃了炮仗一般,噴個不停。
這時。
吏部尚書兼政事堂參豫政事侯君集亦是發出一聲感慨,搖頭歎道:“陛下,臣有罪,當下事實證明,敦煌郡公確有詩才,但並無處政之才,臣昨日不該舉薦敦煌郡公,請陛下賜臣失察之罪。”
話音剛落。
“父皇,李象這般做,著實有些過了。”
魏王李泰一開口,其他人瞬間閉上了嘴,尤其是魏王黨之眾,皆是坐看老板開無雙。
“我朝乃是萬邦上國,現在卻以兵戎相見於這些外邦使臣,此等事傳出去,置我大唐國威何存,我大唐往後又如何令萬邦信服?!”
“最為主要的是,父皇乃是萬邦共尊的天可汗,這有損父皇在萬邦心中的威嚴。”
“兒臣懇請父皇降詔,即刻撤去鴻臚客館之外的軍士,罷去李象的檢校大理寺卿、檢校左右侯衛大將軍、檢校雍州牧,命其回府自省。”
“父皇,兒臣所言,並非是針對於李象,而是為了保全他!”
“我這個做叔叔的,也不想他落一個被人唾棄的結局啊!”
說著說著,李泰激動的站了起來,一副我李泰真心為侄兒著想的著急之狀。
C位上的李世民,眉頭已經皺的跟麻花一個樣了,他的目光掃了眼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從這兩位老朋友的眼中,皆是看到了默認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