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初(05:00)。
太極宮內朝,立政殿。
天際朦朧星辰,還未完全亮,大唐天子李世民則已經是早早起床更好了衣,正在禦案前看著中書省遞來的幾份要緊奏章。
這是二鳳多年來養成的習慣,每日常參之前,先看一看緊要的奏章,做到心中有數,以免在決策時做出錯誤的判決。
貞觀五年,李世民一怒之下錯斬張蘊古,是李世民執政生涯中抹不去的痛。
這時,剛剛梳妝完畢,從屏風後走出的徐惠,娥眉微蹙著來到二鳳身前,恭敬行禮,道:“陛下,臣妾思慮再三,還是想請陛下把將道的爵位撤去。”
“敦煌郡公為將道所請的官職,已經是超過他現在的能力所限了,這已經是莫大天恩,若是陛下再賜爵於他,實在是不合適。”
徐惠已經知道了徐齊聃為李象擋刀受傷的事情,也第一時間通過李世民得知徐齊聃傷不在要害,並沒有生命危險,隻是需要臥床一段日子。
“你弟弟本就協辦要案有功,又為皇長孫擋刀,朕隻是賞他一個開國子爵而已,這不算是厚賞。”
(開國子爵,正五品上)
李世民笑了笑,並未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和徐惠過多去聊。
他其實一直都想封賞徐惠的父弟,隻是一直徐惠阻止著,這一次徐齊聃有功,剛好有了由頭。
接著。
李世民拿起一本奏章,照常的翻開看了看,眉頭微皺了起來。
這本奏章是魏王李泰呈上來的,內容就是說自己官職太多,壓力太大,請天子免去他雍州牧的職位。
沉思片刻。
李世民拿起禦案上的狼毫,於這奏章上批了一個‘敕’字。
這一個‘敕’字,便是同意的意思。
同時。
又在這‘敕’字下加了一行字,賜太原府牧。
太原作為大唐龍興之地,具備極高的象征意義,地位與長安幾乎無差。
從這一點便是可以看出,在二鳳的心中,李泰的地位依舊很重,並未因為昨天禦前的些許失儀而發生太大變化。
隨即,放下狼毫,李世民便是起身往殿外走去。
時候差不多,該上朝了。
……………………
…………
太極宮,太極殿。
當李象跟著上朝群臣在待漏院等了幾刻鐘,再經過一連串的莊顯莊重的繁雜禮儀之後,便是由監察禦史領著進了太極殿。
與電視劇裡三五抱團邊走邊議論不同,從進入待漏院開始,整個過程中都有監察禦史守著,朝臣間沒有抱團、沒有議論,最多互相點頭打個招呼,皆是全程保持靜默狀態。
在大唐,朝會一共分為三種,每年元旦和冬至的元至大朝會(年會)、每月一號和十五號的朔望朝參(月會),以及最為尋常的每日參朝(例會)。
每日參朝,要求在京五品以上供職官、八品以上供奉官皆要參朝。
正因為常參每天都要舉行,所以在禮儀上沒有太多麻煩,畢竟每天來一次繁雜的禮儀,是個正常人都受不了。
‘還好今天不用跳舞。’
‘不知道明天咋辦,今天回去還得突擊學習一波尬舞。’
唐朝每月兩次的朔望朝參,參拜天子時,並沒有明清時的三拜九叩,而是在一拜與再拜之間,朝臣們突然集體尬舞,名為蹈舞禮。
並且舞步極為浮誇,廣場舞大媽看了都覺得辣眼睛。
當然,這種尬舞不僅是朔望朝參和大朝會需要,外地入京述職的官員,參拜天子也需要。
而且這個尬舞的過程中不能笑,跳的不好的,輕則受訓,重責原地免官。
李象不得不相信並接受這個設定,在大唐,尬舞是一件極為嚴肅的事情。
比如高宗時期有一位得罪武則天的外地官員,就因為麵聖時尬舞尬的動作不標準,被武則天以這個理由發配到邊地做縣令去了。
至於入殿後的排班座次,則是按照官職大小來徘的,李象的頭銜都是‘檢校’,唯有大理寺少卿是實職,所以排位處於中段,剛巧他的前麵就是尚書左丞狄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