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胡惟庸看似在彈劾勳貴武將,可實際上卻是在幫他們!”
“那若是這些武將琢磨不透,將所有怒火集中到胡惟庸身上呢?”常氏出身常家,而常家的幾位將軍,無論是已故的開平王常遇春,還是常茂、常升,亦或是藍玉。
這幾人都是出了名的能戰之將,可對朝堂之道他們幾個也是當真不擅長。
說他們是莽夫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不諳朝堂之道卻也沒有冤枉他們幾個。
所以常氏才有這麼一問。
隻不過聽到常氏這話,朱標、老朱卻同時冷笑出聲。
片刻功夫,朱標這才繼續解釋道:
“不法勳貴中怎會沒有聰明人,諸如宋國公馮勝,長興侯耿炳文等,他們又怎會看不清其中端倪?”
“而隻要他們中有任何一人明白過來,那整個不法勳貴也就都大徹大悟了。”
“因此這些勳貴武將們,非但不會遷怒胡惟庸,反而還會感謝胡惟庸。”
常氏默默點頭的同時,不禁感慨道:
“這麼說來,胡惟庸不僅解了自己的困境,同時還向勳貴武將們賣了好,甚至還滿足了父皇嚴懲不法勳貴的願望。”
“如此一石三鳥,當真聰明的可怕!”
“沒錯,要不然怎麼說胡惟庸是難得的聰明人呢。”
對於胡惟庸,朱標從未有所輕視。
雖說想要處決他,以為老朱的天子之威,亦或是以他的太子之榮彈指可成。
可畢竟是想借胡惟庸的死,裁撤傳承千年的丞相製,所以自然要仔細給他安排罪狀。
實際上,也是朱標有些私心。
那便是不想讓老朱再背負獨斷、弑殺的後世罵名。
因為朱標很清楚,老朱打心底是不想屠戮這些功臣的。
所表現出來的獨斷專權,也不過是想要最快捷、最直接達到治世的目的。
至於獨夫民賊,殘暴弑殺,薄情寡恩等等罵名,更是無稽之談。
起碼就現在的老朱而言,他不該背負如此罵名。
所以就算是為了老朱的後世之名,朱標也願意去小心處之。
就在朱標心中感慨之時,老朱卻很是讚賞的看了朱標一眼,繼續說道:
“不過胡惟庸再怎麼聰明,終究也是進了標兒的彀中。”
見馬皇後和常氏都來了興致,滿臉好奇盯著自己,期待著自己解惑。
一時間,老朱不由挺起胸膛。
好像能看明白朱標的布局,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般。
“從一開始,老大就一直或有或無的挑撥胡惟庸和塗節之間的關係。”
“以胡惟庸自恃才高的性子,他自然不可能將資質與他相差甚遠的塗節放在眼裡。”
“可塗節卻不會對胡惟庸死心塌地。”
“因此隻要朝廷開始懲處胡惟庸,塗節定然是第一個跳出來檢舉胡惟庸諸多罪行的人。”
說到這裡,老朱表情微頓,似乎想到什麼奇怪的事般,語氣中也帶著幾分疑惑。
“咱也見過不少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