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轄製天子劍(1 / 2)

“娘,朝政之事,您還是不要操心了。”

見朱標一臉嚴肅,竟言說不讓自己插手朝政。

馬皇後很明顯愣了一下。

也是見馬皇後誤會,朱標連忙開口解釋道:

“不是不是,娘,兒子可不敢責怪您乾預朝政。”

“兒子的意思是,對咱大明來說,您身體好好的便是萬幸!”

見馬皇後鬆了口氣,朱標這才繼續說道:

“娘,今日我爹發怒的樣子您也看見了。”

“兒子、徐叔、湯伯,我們三個加在一起都勸不住我爹。”

“我爹盛怒之下,也就隻能聽進去您的話了。”

“所以呀,娘!”

“隻要您身體好好的,便是對大明官員,對大明百姓最大的恩賜了。”

朱標早就想對馬皇後說這些話了。

他和老朱都是那種膽大心細,喜歡大刀闊斧,銳意直前的人。

而馬皇後卻是不同。

馬皇後心細如發,能洞察微末的同時,卻還要顧及老朱和他這個太子的情緒。

這麼說起來,馬皇後思慮的要比他和老朱更深、更多一些。

朱標甚至懷疑,馬皇後十五年薨逝,和思慮過深脫不了乾係。

“娘,為我大明,您也應該好好保重身體。”

“這樣兒子才沒有後顧之憂不是?”

後世一句話說的很對。

馬皇後的的確確是轄製朱元璋這柄天子劍的劍鞘。

有她在,朱標勸說老朱也更有底氣。

有馬皇後在,朱標便有最後的底牌。

隻不過聽朱標說完。

馬皇後雖然明白朱標的意思,略微沉吟後還是開口說道:

“標兒,鳳陽畢竟是朱家祖蔭之地,你爹也對鳳陽很是重視。”

“等從鳳陽回京,娘就安安心心在後宮養花養鳥,不操心彆的。”

“成嗎?標兒?”

“好!當然好了!”

見馬皇後幾乎是用懇求的語氣衝自己開口,朱標哪裡敢說半個不字,隨即重重點頭,連忙答應了下來。

況且明日馬皇後便要與他一起前往鳳陽。

等到了鳳陽,該知道的,馬皇後依舊會知道。

“娘,刑場之上,兒子斬殺的那七八名文官,其實並非首惡。”

“幕後賊首不是他們,直接坑害百姓的也不是他們。”

“他們隻不過是充當中間人,克扣了一部分銀兩罷了。”

“嗯?”

“坑害百姓的,自然是鳳陽一地的主官以及營造中都的官員。”

“這些官員不給征召而來的民夫發放月例銀子,逼得數百民夫集結在一起,逃入山中,過著打家劫舍的營生。”

“而且鳳陽花鼓娘您也聽了,鳳陽百姓民不聊生,身背花鼓,背井離鄉。沿路乞討,勉強過活。”

和後世人不同,此時的百姓對故土都有極其深厚的眷戀。

而且朝廷也有嚴令,不準百姓私到外地。

可即便如此。

這些百姓寧願冒著被官府緝拿,寧願冒著被問責砍頭的風險,還要背井離鄉。

更重要的是。

他們背井離鄉並非下海發財,乃是到另一個地方乞討過活。

這便足以證明鳳陽民生艱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