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開設三司(2 / 2)

他劉伯溫怎麼就從未想到,可以從民生、機巧這兩個方麵去提升國力!

“殿下,依臣之見。”

“神機坊,隻能從京都抽調火藥老手,製造火器的巧匠。”

“天工局,則要在民間尋找擅長製造機巧裝置的能工巧匠。”

“至於興農司,則是要尋找一些有經驗的老農。”

“說的沒錯,不過也要找一些年輕的學子門徒進入三司。”朱標看向劉伯溫,沉聲說道

“神機坊的人手,從東宮抽調即可,孤的東宮有這些人。”

“至於天工局,興農司,需要在全國範圍征調能工巧匠。”

朱標本是農學出身。

袁老的三係雜交法,朱標自然清楚。

將來找到玉米以後。

也不能學北麵那位老大哥一樣,在旁係雜交上耽誤時間。

應該學習吳老的辦法,用自交手段去培育高產秧苗。

至於海鹽提煉,水泥煉製,以及強度鋼材的煉製,這些朱標並不是完全了解,也沒有信心一下辦成。

但朱標覺得,想要完成這些項目。

若是有結晶、鹽析、合金的概念,沒準會加快進度。

而農學需要用到的小區、物候期、雜交、自交等概念,也需要普及。

有經驗的老手自然需要。

但大多時候,人們都會被所知所見,所困。

也是因此。

三司也需要年輕門徒進去學習,好完成知識概念的更新迭代。

一時間。

朱標與劉伯溫兩人相互問答。

仔細說著神機坊、天工局、興農司,將來都需要研究那些東西。

可一旁的李善長卻全然聽不進去。

朱標、劉伯溫兩人暢想未來。

可他李善長現在隻關心三司的選址。

且不說老朱是否會同意朱標營造三司。

單是朱標打算將神機坊、天工局、興農司建在中都城中。

李善長就敢保證。

老朱聽後,定然是勃然大怒。

朱標是親兒子,自然不會怎麼著。

可他李善長又不姓朱。

“殿下,伯溫,三司建在中都皇城中,是否有些不妥啊。”

看著李善長怯生生開口。

朱標索性直接說道

“李先生儘管去辦,就算父皇惱怒,罰也隻會罰孤一人。”

是....”

不等李善長再次開口。

朱標、劉伯溫徑直走到案桌前,一邊寫寫畫畫,一邊仔細討論。

見兩人沉溺於幻想之中,全然不理會他的擔憂。

李善長無奈歎了口氣後,便重新坐到一旁,不再開口。

幾個時辰過後。

將自己腦中知道的籠統概念儘數告知劉伯溫後。

朱標伸了個懶腰,漫不經心說道

“劉夫子,方才所說秧苗高產,水泥煉製,強度鐵器的鍛造。諸多辦法,孤也不敢保證一定能成。”

“你還需找些熟練的工匠試驗過後,再下結論。”

“臣明白,臣今日也算受益匪淺了。”

微微頷首後,朱標帶著藍玉、朱棣便朝門外走去。

而等朱標一行離開。

李善長略微有些埋怨說道

“伯溫,方才殿下所言,我也聽了一二。”

“說什麼還將莊稼分為父母兒子,還分什麼公母,這不就是天方夜譚嗎!”

“善長兄,是父係、母係、子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