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老黿結緣法 太霄琳琅書(2 / 2)

道門煉真 烏龜之王 5621 字 6個月前

敖黿大喜,笑道:“哈哈,張真人真乃爽快人。我所求者,不過是續命破境之機。我聽聞董真人有一丹藥秘方,能極大提高踏入元嬰境的幾率,你隻需應我,兩百載內為我尋來一粒便可。”

張顯不免訝然,若是單為求取破境秘丹,大可直接與董真人麵談,何必要與他結下兩百年的因果?畢竟,按其所言,這門《太霄琳琅書》也頗為不凡,想必也極有可能打動董真人。

不待張顯多言,敖黿自袖中拿出一塊青色玉簡,其上光澤不顯,像是蒙上了一層霧氣,看不出絲毫神奇之處。

他將那玉簡遞出,叮囑道:“此簡尚能觀覽一次,切記不可外傳,也不可透露是從我處得來。”

張顯稍一思索,便鄭重稱是,隨即抬手接過,看有一眼,將其抵靠眉心,神念湧出,快速瀏覽起來。

見張顯如此乾脆,敖黿輕輕頷首,瞥了眼行將化作飛灰的玉簡,靜坐養神起來。

隨著神念湧入,張顯感覺來到了一處幽冥晦暗之地,無有上下左右之分,混混沌沌,宛如雞子。突然之間,宛如開天辟地般的無上偉力爆發席卷,靈光晃動,諸天震蕩。

張顯隻覺站立不穩,心神幾乎失守,就在他感覺自我意識都快要泯滅之時,卻是猛地一震,感應重新變得清晰起來,諸物又是再度現出,眼前已是煥然一新,日月輪轉,陰陽動靜,造化玄微,似乎大道本源儘在眼前,伸手可握。

一個個深奧字符自他識海深處浮現,如鳥似蟲,盤曲纏繞,韻意深沉,居然是鳥蟲文書就。

按其所載:道本無形,應感生象。大象無象,象妙難明。故見真文,結空成字。若能達到‘大象無象’的境界,便能無需符紙、玉版、靈章來當作符篆載體,可憑空寫符結篆。

小半個時辰後,張顯睜開眼來,正要開口,敖黿卻伸手止住他,笑道:“張真人,你既醒來,這便離去吧,莫要忘記你許下的承諾。”

張顯目光閃動,似有所明了,隨即打個道稽,施施然遁出此地。

三陽島,一處寬敞幽靜密室內。

張顯來回走動,腦中思索著那門《太霄琳琅書》,全冊通讀下來,他隱約覺得此書應該還有下卷,若是上下兩卷齊全,或許真能比肩清隱宗豐家鎮族之寶《雲篆天書》。而他手中這卷,僅記載不少畫符用符之法,缺少了凝聚符種、借符修持之術。

他自有上乘玄功在身,來路清晰且直至大道,也不打算轉修符法,將此書當作一門護道之術,僅有上卷也夠用了。

這本道書果真不凡,入手數個時辰,他每觀看一次便會有新的感悟,暗暗讚道不愧是以鳥蟲文書寫而成,蘊含了諸多大道感悟,哪怕他礙於境界,難以儘知,隻是感應其中道韻便已收獲頗豐。

數日後,張顯起身出洞,眼中有神采流溢,自忖道:符書我已儘覽,簡單的畫符材料島上也不缺,不如今日便試一試這寫符畫篆之術。

念頭既定,便起身往島上藏庫趕去。如今他可駕霧騰雲,不到盞茶功夫,已是來到數裡開外的山腰大殿。

此地他已來過數次,諸多禁製了然於胸,起手拿出牌符,瞬間把此殿重重禁製儘數壓下,隨即往離間走去。片刻過後,便帶著諸多材料返回靜室之中。

書符畫篆說難不難,說易卻也非是易事,須要以氣攝形,以形攝氣。假如此符是何作用,便要作此觀想。如要興雲,便要於心神之中得一陰氣,起自丹田,漸漸搬運,以至於滿身都是雲氣充塞,從七竅中噴薄出來,彌漫乾坤,再將此氣落墨,一筆而成。

所謂以神合神,以氣合氣,正要把自家的神氣,與天地貫通,把自身的法力靈氣,與符紙材料結合,這符方才功成。

張顯細細回想起諸多關竅,靜心凝神,將狀態調至最好,重歸古井無波,心無雜念之態。

一二呼吸後,倏爾手中起筆,步罡踏鬥,口中念念有詞,筆剛落下,洞中忽有細聲,似有數柄無形飛劍噌噌作響,刀劍之聲直入耳中,及至數十呼吸,張顯已是麵容略白,全身白氣蒸騰,頭頂靈光明滅,居然出現法力枯竭之狀。

畫符之事,最忌半途而廢,若不能一氣嗬成,材料儘毀事小,聚集的法力氣機無處發泄而衝撞自身才最驚險。張顯隻好急急按定神魂,強忍住暈眩之意,堪堪畫完最後一筆。

匆忙吞服幾粒養氣丹丸,麵色才慢慢回轉過來。上前一看,一張長約十指寬約四寸的符篆正靜靜擺置案上,鐵畫銀鉤、鸞飄鳳泊,凝神細看,雙目都隱隱刺痛,張顯不驚反喜,暗道實乃僥幸,未曾想此符真成矣。

此符乃是一道劍符,喚作‘分光逐日’,運使之時,可同時分化三劍,遁速極快,十裡開外可穿石裂金,普通法劍一擊便碎,哪怕是以體魄聞名的妖類,初入靈真境者,也需小心防範,若被擊中要害,恐難活命。

仔細感應了此符威力,再想到《太霄琳琅書》記載的眾多符篆,張顯微微一笑,便將此符小心收好,起步離開靜室。

非是他不想再煉製一二張同樣的劍符,而是他隱隱有感,此次得以僥幸功成,不過是破境不久,全身氣機依舊勃發昂揚之故,若要真正完全掌握此符,恐怕得靈真境後期方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