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崢訂購的自熱大浴缸從垃圾城運來之前,來自內府的調令,便已經先一步送到了小院。
無論是皇城秘修司,還是僊人樓,名義上都屬於內府下屬,也就是皇帝直屬。
一切的人員調度,官員任命,都無須與朝廷百官商議,天子皆可乾綱獨斷。
趙崢身為皇族,入內府任職,更是理所應當,自無人反駁。
拿到調令的當天,趙崢就換上送來的官服,跟著引路的太監坐馬車入了內府。
大宋京城的構造,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還真有點像凱子哥無極裡的圈圈套圈圈,當然凱子哥的皇宮那是圓的,而大宋京城是大體呈方形。
京城一共分五城,最外的一圈是新城,百姓以及低階官員、小吏、來往的行商等等,大多都居住在新城。
趙崢的小院,也在新城區,不過地處偏僻,又因為是皇家圈禁犯人之地,故而平日更顯清幽。
再往內就是舊城,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員,還有勳貴則多半在舊城之中有宅院。
舊城再往裡,則是王城,這裡居住的基本是趙氏皇族的諸王,以及未曾遠嫁的公主與駙馬。
畢竟世間存在修行,若是放棄了繼承皇位的權利,專注修行,以一位‘王’掌握的資源,修煉到第二境甚至是第三境,都是有可能的,壽元雖遠遠達不到長生久視的程度,卻比一般的普通人強上許多。
數朝積累下來,如今皇家、宗氏的王爺加起來,共有四十八位之多。
可以說宋雖富庶,卻經常國庫空的可以跑耗子,也因為需要供養的王侯太多,以一位‘王’為核心,向外輻射,每日從朝廷索取消耗的資源,都是海量數字。
然而皇室二分,是太祖定下的國策。
前大虞朝之所以最後落得主弱臣強,便是因為皇室自身掌握的修行者逐漸減少,並且修為難當大任,這才引得群雄並起,最終丟了江山。
太祖立國之後,有感於此,這才有了這般分化皇族之舉。
隻不過,任何本是為了穩固國本的政策,一旦實施的時間久了,就會成為負擔。
大宋對內而強,對外卻積弱,已是這二分之策,逐漸顯露的後遺症之一。
王城再往裡,便是宮城和內府。
這二者倒不再是套著,而是內府在前,宮城在後。
可謂內府諸修士,便是宮城之前的最後一道防線。
跟著太監入內府之前,也要先於顯形鏡前驗明正身,這一關沒有修為的普通皇家子弟,或是朝中大臣,卻是不必。
他們若是入宮城,另有一扇絕靈門走,有修為的修行者,根本過不了那道門。
穿過寬闊的演練場,在內府的西北角,趙崢便看到了一座五層的磅礴樓宇。
樓體基本由白石堆砌,陽光下閃著如玉輝光。
“符元侯!此處便是僊人樓,往上便不是奴婢可以踏足之地,勞煩您獨自上去。”
“想來樓前,應該會有人接應您。”太監客氣卻又疏遠的與趙崢說話。
對於很多人來說,趙崢這個前太子的兒子,就是沾一點都怕臭三裡路的臭狗屎。
趙崢點點頭,獨自甩著袖袍,往樓前走去。
果然,一個黑麵中年站在僊人樓的中門前,看到趙崢之後,並沒有露出好臉色。
“僊人樓一共有五層,你能自由出入的隻有第一層。”
“要想上樓,需要拿到樓主或者副樓主的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