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走出影廳,看著周圍帶著淚痕離開的觀眾們,李連昌淡淡道,“這部電影必定會火的,觀眾們的反應已經證明了一切。”
李佑很平靜地回答,“其實我已經事前看過一遍了,這部電影一定會成功因為這是韓半島的現實。”
李連昌點點頭,“這些天你的努力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我的工作了。”
想要在國會推動法案,除了民眾輿論,還要有他這個無法代替的牽頭人。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李連昌並未多言,隻是表情肅穆,“我推薦大家去看”
“因為這個世界的希望在於,明知是蚍蜉撼大樹,卻還是有那麼一群人執著地選擇了這一條艱難而幾近不可能的路。”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們。”
“我們?”采訪的記者眼睛亮了起來,“請問您是.”
“你們很快就會知道了,”李連昌拒絕回答這個問題。
李佑在他之後也接受了采訪,被問到什麼時候上映時,李佑給出了具體時間,就在後天。
影評人現在各種途徑上發表了自己的評論,並不涉及劇透。
這個年代韓半島的各類電影論壇、電影雜誌上的影評大半出自專業影評人的手筆。
“最最讓人絕望的,不是廝殺、不是侵犯、不是淩弱時的若無其事、不是不平等的話語權、不是被害者的傷痕、不是麵對不公的無助、也不是喊不出聲哭不出來。
而是這所有的一切都會化為平常,並慢慢的被世人遺忘,像是從未發生過一樣,作惡者終會忘記受害者的臉,而受害者卻不得不將其銘記一生。”
“.”
“電影笨拙的展示觸目驚心的腐敗和罪惡,毫無想象力的劇情推進,影片時刻在提醒你鐵一般的事實,以及最後結局的無奈。
這個故事讓人沒話說,但電影卻沒什麼亮點,不像是故事再創作,更像是普及真相,它將讓所有人看到光州事件的真相。”
上映後的第一天,名為《熔爐》的野火,開始在韓半島熊熊燃燒。
有很多人猶豫要不要看,因為很多人看電影隻是想圖個娛樂,但觀眾們的評論打動了他們。
很多觀眾的文筆很粗糙,遣詞造句都顛三倒四,但是他們表達出來的東西很真摯。
“近年來最難以入目的電影,但它會告訴你們真相。”
“你可能會看不下去這部電影,但你絕對不能錯過它。”
“感謝金門娛樂,感謝李佑xi。”
“可憐的孩子們.”
“電視節目和報紙無法給我們的真相,這部電影給了我們,在電影最後還有更多震撼人心的照片。”
而在韓半島大學生之間,則完全不是這樣了,作為使用網絡的主力軍,又兼備了較高的文化水平。
熱血上湧的大學生們,已經在論壇裡一刻不停的討論起來。
“聽說這幾個雜種隻被判了不到兩年。”
“不到兩年?審判長和檢察官收錢了?”
“我律師前輩告訴我,據說是因為沒有相關的法律。”
“想要懲罰他們怎麼辦?”
“除非從根子上改變這種量刑過輕的法律。”
如同李佑預料的一樣,這部電影火了,而且是大火特火。
上映當晚,所有院線的《熔爐》電影票售罄,放映廳爆滿。
按照這種趨勢去看的話,同期上映的電影無一敵手,就連同期的好萊塢製作《碟中諜2》在韓國都被《熔爐》碾在了腳下。
單論成績,從這一天開始,千禧年年底的電影獎項,就已經被這部電影鎖定了。
在《熔爐》震撼人心的上映第一天裡,網絡論壇裡的大學生們發起了要求重啟審判的簽名活動。
次日清晨,一覺醒來後簽名用戶已達百萬,論壇服務器在海量請求的衝擊下搖搖欲墜,一度崩潰。
在傳統媒體調轉鏡頭的推波助瀾下,那些曾經因公訴期限製而沉寂的相似案件,鮮血淋漓地展現在公眾麵前,讓人觸目驚心。
每一篇報道,每一個鏡頭,都是對正義的呼喚,對過往疏忽的控訴,也是對現行製度的一次深刻拷問。
在上映的第六天,在這樣的輿論浪潮和來自高層的雙重壓力下,首爾中央檢察廳與警察廳無法再保持沉默,他們成立專案小組,專門負責調查一係列相似的案件。
隨著調查的深入,光州慈愛聾啞學校案件,根據現有法律確實可以適當調高懲罰,但也隻是追加一到兩年的有期徒刑。
而對於那些早已超出公訴期限的罪行,法律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無法給予應有的懲罰。
這一發現,如同在民眾心中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激起了更為強烈的反響。
民眾不再滿足於個彆案件的糾正,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加深遠的未來。
在輿論的帶領下,民眾開始在韓半島,進行大規模的集會遊行。
他們要求提高針對此類犯罪行為的量刑標準,乃至徹底廢除不合理的追訴期限製,讓正義不再受限於時間,讓每一個受害者都能在陽光下得到應有的救贖與安慰。
或許是因為《熔爐》的誕生,李佑得知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消息。
一位大統領金民中手底下,最富有民望的議員,正在他的選區主動宣傳《熔爐》,甚至主動提出了要向國會申請,想要改變律法。
這件事其實挺嚴重的,因為這是李連昌想做的事,現在被人吃了頭草。
但偏偏李連昌給李佑打電話時,顯得很無奈。
“這個魯莽的家夥”李連昌在電話裡歎了口氣,“盧議員本來還要放棄首爾選區,結果因為這部電影留了下來,讓我該怎麼說他”
李連昌正是明白盧武玄的性格,才更加沒法發脾氣。
其實他不知道還有一個原因,盧武玄雖然出生於慶尚南道的金海市,但原籍為光州盧氏。
他搖搖頭,“今天我會直接進行電視演講,然後公開向國會提出修改律法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