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親手扶持(2 / 2)

“可繼續實行陽光政策,如果南北之間到了失衡的地步,我們該怎麼辦?”

“現在就是在陽光政策幌子下,實行那些無原則的包容,怎麼能提供那麼多支持,卻隻顧看對方的臉色?”

“如果對方擁有了最強大的武器,能隨時掀桌子,我們還平衡什麼?”

“我們要進行平等的合作,而不是隻給支持求著對麵友好。”

在他們說話的時候,周圍還是有人能聽到一些的,他們在聊這麼敏感的話題,更沒有人能上來搭話了。

李佑笑著擺擺手,“等李議員就職後,再按照好的方向大施拳腳就好,不用這麼心急。”

李連昌說這些話,就是為了摸了摸李佑的心思,知道李佑也不是很偏向美國人,隻是現在和那邊進行的利益更多,所以才看起來跟偏向一樣。

他臉上帶了些笑意,摸出自己的未來一代手機,“李會長,以後有時間教教我怎麼用。”

李連昌看上去有些苦惱,“自從買下這台手機後,就想整天把它拿在手邊。”

他笑著說起,“也怨不得年輕人喜歡看網絡論壇,在上麵發言可太方便了,李會長那不是想報道什麼就報道什麼?”

李佑眯了眯眼睛,李連昌這也太心急了,還沒就任言語中就帶了些忌憚。

他搖了搖頭,臉上帶了些玩味,“這可不是讓人報道什麼,而是隻需要一個示意。”

李佑一攤手,“不想得罪我的就不會去報道,所以上麵很多關於李議員的事情根本就看不見,用戶隻能看到推送的東西。“

李連昌愣了一下,臉上的笑容都頓了頓,但緊接著就更加燦爛了,“這可是好事情,不過要讓他們按好的方向去報道什麼,這可就需要絕對掌控了,現在也就隻有李會長能做到這一點了。”

“李議員是關心則亂,想的事情太多了,”李佑和他碰了下酒杯,“未來的輿論將會成為一門產業,真正的原因其實簡單得很,因為很多媒體都是沒節操的,隻要國民愛看什麼東西,他們就會把什麼東西的那一丁點賣點變得無限大,怎麼誇張怎麼寫,誰不愛看?”

“輿論產業.”李連昌乾咳兩聲,“多謝李會長指點。”

怪不得金門和李佑的輿論環境這麼好,人家把這都當成產業做了,能做不好才怪。

“比如說李議員是個普通人,有人在網上冤枉了李議員,甚至引導一些人罵你,”李佑攤開手,“我能做什麼?”

他笑了笑,“我能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即使事後很多人明知道是冤枉了李議員,但他們依然還是要跟著彆人,一起罵李議員。”

“因為他們那時候已經犯錯了,敢於迎著那麼多人承認自己的錯誤的人,是很少很少的,他們的話會被淹沒在人海之後。”

“而其他人是不會承認的,因為他們覺得大家都這麼說,證明他們自己沒有犯錯。”

李佑的笑容帶著調侃,“這就是操控輿論最好的方法。”

“好的方麵也跟它一模一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誇讚一件東西的時候,即使有個彆清醒的人知道這是差的,可他一旦說出來,也會被人罵‘眾人皆醉你獨醒’。”

慶功宴還有更多事項,兩人也沒有聊太多東西。

李連昌和李佑一起,和之前那些沒怎麼打過招呼的議員們交流,大多有了個臉熟。

其中趙泰燮還專門找李佑聊了一段時間,不過趙泰燮始終是金建英資助進大國家黨的國會議員,雖然之前和李佑關係還不錯,但隨著天下集團和金門集團開始不對付,他和李佑的關係也隻限於表麵上的友好了。

趙泰燮還是有些遺憾,自己沒能真正和李佑建立起好的聯係。

這樣一來,恐怕以後要成為敵人了。

李佑最開始在首爾展露頭角的時候,在眾人心裡就是個武夫的印象,對比起現在的樣子

李佑把趙泰燮自己變幻的臉色看在眼裡,他笑嗬嗬的和趙泰燮道彆,端著酒杯離開了趙泰燮旁邊。

整個宴會李佑見了很多人,除了李連昌之外,現階段最重要的就是馬上要競選市長的李明學,他見李佑過來,連忙起身鞠躬,也沒有什麼政客的架子,“會長nim。”

李佑此刻臉上依舊帶著笑容。

他拉著李明學坐在沙發上,和李明學並肩坐著,看上去就知道關係很是密切的在閒聊。

“今年半年多的時間,感覺怎麼樣?”

李明學連忙點頭回應,這個很快要競選市長的中年男人,麵對眾多國會議員都沒有這麼恭敬。

“以往從來沒有這種機會,”李明學露出感激之色,“我一定將會長給我的幫助銘記在心。”

“您已經幫了我很多忙,為我介紹的那些人,也對競選出現了很大的幫助,”李明學懇切道:“我一定不會讓會長失望。”

這話可不是客套,李明學對李佑幫了多少自己,真的是心知肚明。

自己從一個首爾市政廳不大不小的官員,到現在首爾市長的有力競爭者,可以說全靠李佑扶持。

眼見李佑幫助李連昌成為了新的韓半島總統,李明學這個渴望在政途上走遠的男人,自然表現的更加恭敬起來。

李佑輕輕一笑,“你自己有能力,被埋沒那不是太可惜了?”

他和李明學碰杯飲酒,突地開口問起,“以前有沒有做過什麼錯誤的事情?”

李明學怔了怔,迅速搖頭,“沒有。”

怕李佑不信,他特地講述了自己大概的人生經曆。

他在家中排行第五,四歲前都生活在日本,父親是個牧夫,專門替人放牛擠奶。

四歲的時候,他們搬回韓半島的途中船隻沉沒,還是靠搜救船回的國,上岸的時候是空著手的。

他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成績也很棒,但家中貧困隻能讀了一個半工半讀的商業高中。

後來加入了一家修車廠做文職掙錢養家,陳養喆發掘了他,讓他充當了身旁的副手。

李佑讚許的拍了拍他,“這樣一來,大事可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