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輝道:“南陽市的疑難雜症比較多,群眾信訪的量也比較大,我想了解一下群眾來信來訪情況,你就簡明扼要地給我說一說吧。”
一提到工作上的事,劉濤鬆了口氣,有些靦腆地笑了一下,心中感到一陣熱乎,剛才有些緊張的心情立即平靜了下來,眼睛也亮了許多。他是南陽信訪辦出了名的首席接待乾部,也算是一名老信訪乾部了,這幾年信訪辦的彙報材料基本上都是他準備呢,隻不過輪到提撥的時候沒人想起他罷了。
劉濤刻意鎮定了一下心神,因為頭一次麵對麵給市委書記彙報工作,心理準備工作還是要有意而為之,他端起水杯狠狠地喝了一口。然後清了清嗓子,開始有條不紊地彙報。
彙報的大致內容是:從去年以來,南陽市接待過多少次信訪,涉及了多少人,又是些什麼性質的問題;按照一定類彆來看,又分彆占了多大的量;信訪辦又是怎麼處理這些問題的,流程怎樣,效率如何?與相關市級部門溝通協調的結果怎麼樣?現在辦理結束的有多少?不僅有分類說明,還有數字證明,非常簡潔,有理有據。
曾家輝一邊聽,一邊做著記錄,一邊讚賞地點頭,還不時地插話提著問題,他對劉濤的彙報很滿意。當他聽到有些信訪問題比較尖銳的時候,停住筆皺眉問道:“沒有落實得了?”
劉濤點頭道:“信訪辦的協調手段有限。”
“那領導批示的信件情況呢?”
“這一年多時間,市領導批示的信訪件有一千兩百八拾五件,平均每天就有三件…”
“領導批示過的案件,沒有解決的有多少?”
劉濤一愣,道:“這個……沒法統計。”信訪辦確實沒法統計,市領導簽批的信訪件,大多都直接由秘書科室轉到部門辦理去了,辦好了回複在幾大辦,不回複則杳無音訊,信訪辦哪裡敢天天問市委辦、市政府辦….從另一個角度講,這樣的問題從來沒統計過的原因,還是從來沒有領導要過這樣的統計數字,都不願意觸及啊。
曾家輝吸了一口煙,拉開辦公桌的抽屜,取出一份群眾來信來訪件,遞給劉濤。問道:“你們收到過此人的信訪嗎?”
劉濤接過來認真的看了看,點頭道:“我們收到過3次了。”
那份材料的主人是一位農村老大娘,她家的土地被市裡規劃修建的公路占了不少,按照最初的補償規定,應該得900多塊錢的補償款,可老大娘拿到手的卻隻有400塊,餘款她跑了幾十趟鎮上,鎮乾部都說早結完了,於是寫信給市領導,可一直拖著沒有結果。信訪辦收到後也按程序報給相關領導,市領導也批示過幾次,但轉來轉去,那500塊錢還是沒著落。
“看來有些事情光批示還解決不了問題。”曾家輝嚴肅地道。
劉濤重重地點頭,道:“經過書記這一點撥,我回頭得統計一下,看看經市領導批示過的信訪件還有多少沒有解決?特彆是反複批示過的,得找到原因。”
曾家輝肯定地道:“最好是做一個調查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