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元緯四人收了金海各家總計過千兩的賀儀,由廖正豪送出城十裡,安然回了西京。
至於他們之間的恩仇,早就隨那粉碎的臂膀一同煙消了。
午後,微暖的夏風熏得人昏昏欲睡。
洪範騎著焦尾食虎獸到了掌武院門口,將馬韁交給門子。
公孫實右臂還被木板夾著,但依然迎到了前廳。
直到十幾日前,洪範還沒有這個牌麵。
但現在洪堅與李鶴鳴都殞了。
如今的金海暫時沒了氣境武者,武力最高的便是天人交感。
洪範雖然修為還差了一截,但身負沙世界,戰力遠超尋常渾然境。
對上他,斷了一臂的廖正豪或是年過七十的漩渦門掌門葛天狼自認已沒有必勝把握。
洪範與公孫實寒暄兩句,在會客室分賓主坐下。
他此來的目的後者已經知曉,是想要多了解下大華頂級武學,為自己尋一條適合的道路。
而培育武道菁華,正是掌武院武監的職責之一。
“能破開天門的法門,大華目前存世的隻有十項,便是所謂‘十經’。”
公孫實說道。
“若能擇一習練,自然是武者最好的出路。”
“但這路並不是誰都有資格走的。”
“十經之中有四經分屬於四大世家,分彆是蕭氏的《紫霄化龍經》,易氏的《虛空雷殛經》,後氏的《三界遍照經》,以及風氏的《天罡神風經》。”
“這四經隻傳本族,外人無法染指。”
洪範頷首。
蕭氏乃皇族,另外三家分彆是琅琊、河間、淮陽三個封國的王室。
這四姓子弟都是三榜上的常客,從來沒聽說過功法外傳的例子。
“其餘六經中有兩門比較特彆。”
公孫實繼續說道。
“懷藏大師出身賀州小廟,自承是以《般若經》成就武聖。”
“這本經書嘛,隻能說流通天下,每個佛刹都是必有的。”
“早年我自詡不凡的時候也曾研讀過數遍,可怎麼看都隻是傳播佛法的經文,似乎與武道無涉。”
他說到這,見洪範無奈而笑,便知道對方也已讀過這經書,便不再贅述。
“還有一個便是《乙木青狼經》。”
公孫實接著說道。
“此經之前亡佚,被我部山長意外發現。”
“他至今沒有弟子,是唯一傳人。”
洪範聽出了對方的未言之意。
關奇邁為當世武聖,又執掌掌武院,卻幾十年來未有傳人,可見眼光之高。
要當他的開山大弟子,難度不言而喻。
“那便隻剩下四經了。”
洪範回道。
“是的,剩下四經造就了大華如今的四大武道宗門。”
公孫實點點頭。
“心聖宗的《大夢無覺經》,修羅宗的《修羅鬥戰經》,白虎宗的《西方虎煞經》,以及天劍宗的《通天劍經》。”
“這四門一品武學,算是普通人僅有的希望。”
“當然,我這樣的普通人也是不行的——四大宗門對於弟子的要求很高。”
“武道天賦分為三類——體質、根骨、悟性——決定了武者的修行速度,以及同修為、同功法時的戰力差異。”
“體質代表骨骼與筋肉,決定力量、敏捷、耐力、協調性、恢複力等等。”
“根骨代表經脈與丹田,決定真氣、真元的量與精純度,以及調動時的效率上限。”
“悟性相對難衡量些,代表對功法的理解力、領悟力,對戰鬥經驗的汲取速度。”
“此外,悟性還有些更形而上的部分——譬如修煉觀想,有些人輕而易舉,有些人反反複複都找不對感覺。”
公孫實說著歎息一聲。
他不是金海本地人,卻在正值壯年時被遠派至此為官,對天賦的限製自然深有體會。
PS:月初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