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旋液分離(1 / 2)

荒沙主宰 黃火青 4899 字 6個月前

月光流離,夜未央。

洪範習慣性地用右手靈活轉起碳筆,默默回憶。

據他所知,離心分離機的工作方式有兩種——離心過濾與離心沉降。

離心過濾利用離心力場下產生的離心壓力,使懸浮液通過濾網分離出固體,留下澄清濾液。

離心沉降則是利用懸浮液中密度不同的各成分,在離心力場中迅速沉降分層的原理,實現分離。

前者顯然不適合用於分離奪朱紫。

對於離心沉降的工業技術,洪範隻有些大而化之的了解。

他知道蝶式、管式分離機的概念結構,知道分離要考慮懸浮物的物理化學特性——譬如密度、黏度、強度、剛度、表麵張力、摩擦係數、吸附平衡常數、離解常數等等。

但隻知道這些還遠遠不夠。

通常來說,一個沒有製造業經曆的人,想要靠一個“點子”手搓出類似“旋風分離器”、“螺旋卸料離心機”之類的東西,幾乎難如登天。

設計上的難點還在其次,關鍵是實踐上的困難。

冶煉、鑄造、打磨等一項項工序都博大精深——彆的不說,光是鑄模的製作就足夠普通人蹉跎一生了。

然而洪範的情況不同。

他擁有了沙世界,就相當於擁有了可即時變化的萬能模具,還能無死角隨心微調。

花了一晚上時間,洪範先後整理出了好幾個不同方向的概念設計稿。

基於密度梯度的離心分離器,該設計分離精度高。

基於氣固體係的旋風分離器,該設計結構簡單、效率高。

基於液固體係的旋液分離器,該設計分離的顆粒範圍較廣……

此外,還有用於擴大沉降工作麵的蝶片等等。

直至雄雞唱曉,洪範自覺腦力消耗過度,才收起手稿,走進臥房小睡了一個時辰。

下午,朱經賦送來了他需要的一些輔助工具。

包括精密天平、千分尺、放大鏡等等。

在洪範看來,大華在工程方麵的發展明顯要快過基礎理論。

蓋因武道的存在,讓部分人擁有了遠超異世界同行的身體機能——一位修行《天機典》有成的武者,相當於一台效率較低、精度卻分毫不差的人形機床。

是以,能不知其所以然而成其然。

少許奪朱紫廢料經過細沙衝擊研磨,化作大小相對均勻的十微米級顆粒。

再借助工具,其密度也被估出。

數據未必很精確,但至少有了細化方案的基礎。

時間來到五月二十三。

洪範寫完了五支碳筆,不知用了多少紙張,終於完成設計工作。

接下來是驗證環節。

以沙世界將沙子細化至能夠控製的極限,而後按照不同方案直接塑形出器械。

密度梯度方案是最早被否決的。

倒不是方法不行,而是無法獲取合適的密度梯度溶液。

洪範聽說過氯化銫梯度溶液,前世常被用來從DNA中分離RNA。

但他不知道的不僅是這玩意該如何製備,還有這種原子序數五十五的元素在大華是否已被發現,即便被發現了又被冠以什麼名字……

此外比較出名的是蔗糖梯度溶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