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想在一家電影院,直接看觀眾的反應。
北影全部是行業內的人,沈三通在導演係就是異類。
北影首映,真要做好被噴死的心理準備。
有些時候可能存在一種誤解,認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是誰名氣大,誰錢多,誰職務高,聽誰的。
名氣大的可以隨意指揮名氣小的,錢多的可以指揮錢少的,職務高的可以隨意使喚職務低的。
這種隻能是設定,把人際關係簡單化。
現實生活裡,不可能的。
人是有感情、有能動性、有尊嚴的。
沈三通名氣大,不捧他臭腳的多了。
越是名氣大,越有人看不慣他,要噴他。
彆說是沈三通的小成本喜劇電影,就是老謀子的戲也一樣被噴。
學生時代,誰不是意氣風發呢?
......
不過還是確定在北影首映。
院裡領導親自過問,這些人都有渠道。
有些甚至就在審片委員會,看過終審的《瘋狂的超市》。
票房多少不好說,但是有市場賣相。
結合沈三通營銷出來的聲勢,是奔著新一代導演領軍人物去了。
好嘛,你小子,戲的女主用中戲的人。
要是用演技好,北影這些領導也就算了。
看看選的,是什麼玩意?
中戲老師聽了都搖頭的唐妍。
北影沒演員給你上了是吧?
大三沒畢業,還算學生作品。
新戲又不打算學校首映,你還是北影的學生嗎?
所以,新上來的係主任田莊莊親自做思想工作。
還有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謝非導演答應做嘉賓。
隻是對於電影追求不同,有所分歧,麵子給到了,沈三通沒有拒絕的理由。
不是那種沒心沒肺的人。
這部戲拿到青影廠的指標,韓三瓶掛名,包括和華夷鬥上一鬥。
不僅僅是他沈三通有多厲害的緣故,有一大部分是北影牌子在背後。
現在來看北影首映確實對了,科班出身這個好處真多。
台前幕後的學長學姐,一邀請,隻要有空都會來捧個場。
.....
“我們先看電影。”
首映禮的主持人是央視電影頻道的主持人經偉。
沈三通的首映禮先看電影,再聊天,和如今流行的方式不一樣。
如今首映禮流行的是弄大聲勢,後世不可想象。
在人民大會堂,在政協禮堂,很多大場合進行電影的首映禮。
首映禮之後兩到三天,電影才上映。
沈三通則是把電影營銷放在前頭,預告片、歌曲轟出來。
真到了上映的時候,一次性滿足觀眾的觀影期待,首映就是全國放映。
......
“哈哈。”
“哈哈。”
從電影開頭,直到結束,笑聲就沒停過。
“有請第四代導演中的代表人物,謝非導演,和我們主創學術探討交流。”主持人控場。
在北京電影學院放映那就不能是一般的互動交流,是學術探討。
“導演拍的好,類型清晰、故事完整、笑點集中、煽情集中,關鍵是宣傳的也好。”
謝非笑嗬嗬的道:“這是一部好電影,好喜劇片!乾乾脆脆,我笑了好幾次,本子好、剪輯也好,導演更好。”
給出了評價:“一代新人勝舊人,看完這部電影,覺得自己老了,電影事業,該交給年輕人了。”
“這部戲讓我對新一代年輕導演充滿了期待,有勁頭,有能耐。你開了一個好頭,做了個新生代導演的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