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大門進入縣城,佘武便被他的表叔接走。
獨自走在路上,周青頗有種鄉巴佬進城的感覺。
寬闊的街道,平整的青石板路麵,整齊規劃的民居,商鋪。
隻一眼,便能看出平安縣城要比黑山鎮繁華許多。
天蒙蒙亮,便有身著麻衣的老嫗在清掃大街。沒走幾步,又看到有專門的人員駕車沿街收泔水和垃圾。
這在黑山鎮是完全沒有的。
大部分人飯都吃不飽,怎麼可能會有食物吃不完倒掉。
周青住的新安巷還是泥地,一下雨便濕滑泥濘,一路走過去,連褲腿上都會沾滿爛泥。
有些人家會將垃圾直接傾倒在屋後的巷子裡,一些小孩子更是會隨處找個巷子撒尿拉屎。
“炊餅,賣炊餅!”
“擦皮靴啦!擦皮靴,擦不好不要錢嘞!”
“剛出爐百花糕,二十文一份,賣完即止!”
“秘製竹葉酒,三文錢一碗。”
周青朝著內城的方向走去,天尚未大亮,街市便迅速熱鬨了起來,挑著擔子的小販沿街叫賣。
商鋪前的夥計也早早起床,賣力吆喝起來。
此時,旁邊一家燈火通明的豪華酒樓,幾個宿醉的青年在小廝的攙扶下走了出來。
看他們臉上的紅印,以及虛浮的腳步,便知道這‘春江樓’是什麼場所。
穿過寬闊的主乾道,東邊的一條窄巷突然變成了石子路,幾個乞丐蜷縮在牆角呼呼大睡,穿行而過的人們個個衣衫襤褸,麵黃肌瘦。
“果然,繁華的背後,才是現實。”
憑借強大的視力,周青的目光穿過了窄巷,一個貧窮、破舊的生活區映入眼底。
縣城的繁華,是富人的,與窮人無關。
“我記得趙氏拍賣行在內城區的永安坊...”
周青往正東方向走。
來之前,他向林秋打聽過縣城的情況。
比起規劃略顯雜亂的黑山鎮,平安縣城在建城之前就有完整的規劃。
兩縱兩橫,四條主乾道,將縣城分為了九個區域,坊市呈現“井”字形分布。
其中“井”字中間的“口”,便是縣城的內城區所在。
不過這個“口”,比外城區八個坊市加起來還要大。
貧民、溫飽之家,小富之家,住在外城區。
而豪門大族皆在內城區。
想在內城區落戶,最簡單的方法便是練武,成為豪門大族的仆從、門客。
整個平安縣城,加上附近的村鎮、土堡、城寨,人口超過了三十萬,遠非黑山鎮能比。
明明是同在一個縣城,內城區和外城區之間,卻橫著四麵三丈高的城牆。
通過內城區城門的時候,周青扒開外麵的麻衣,亮出穿在裡麵的白雲武館練功服,守衛沒有多說什麼,直接放行。
“住在內城區,安全程度還真高啊。”
周青進入內城區後,一路走來,每條主乾道上都能看到有佩刀的官差在巡邏。
乾淨整潔的道路上,連一個乞丐的影子都看不到。
黑山鎮的趙家,就是平安縣趙氏的一個分支。
此時,周青在詢問過路人之後,來到趙氏商行所在的高樓。
說是大樓,其實是一棟六層樓高的寶塔形建築。
“嘿,小哥。”
周青剛準備進入商行,旁邊一個賣麵具的商販衝他叫道。
“叫我?”周青一愣,走了上去。
“小哥看起來一表人才,豐神俊朗,莫不是武者?前來參加趙氏商行的拍賣會?
拍賣會三天後才舉行,這幾天有不少外來的江湖人士進城,這些人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
安全起見,小哥何不買個麵具,遮擋一下麵容。以防有人欺你年少,對你產生歪心思呢?
最近在我這裡買麵具的江湖人士可是絡繹不絕,現在不買,過兩天我可就要漲價了。“
小販笑嗬嗬地道。
“有理,麵具多少錢一個?”周青點點頭。
他知道拍賣會在三天後舉行,所以今天來隻是問一下具體流程。
入場前,他準備弄點胡子沾上,換個衣服和發型。
既然有麵具賣的話,倒是可以省點事情。
“六文錢一個,十文錢兩個。”小販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