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學上,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出現在30歲。所以,當進入30歲後,就不要逞能,不要在女生麵前,時不時的來個大下腰,也不要覺得自己搖擺不停。
用華國老話來說,就是,彆看你現在跳的歡,小心以後拉清單。
而張凡現在麵對的這個老頭,就很是麻煩。因為老頭的脊柱關節關係特彆的紊亂。如果正常人或者年輕人的脊柱就如同一個特彆優秀的布線師布的整整齊齊的線路的話,這個老頭的脊柱就是一個喝醉了的二把刀布線師布的線路,而且,還讓路過的幾個小孩子給踢了幾腳,變的更是雜亂紛擾。
所以,這台手術的難度不是在修複損傷,而是尋找一個點。尋找一個既能讓老頭神經修複,又能尋找一個老頭已經適應的著力點去繼續正常生活。
就如平淡的生活一樣,當擁有的時候,一點都不覺得珍貴,天天想著怎樣去轟轟烈烈,策馬奔騰,可一旦失去,才知道,平淡的珍貴。
有人吹牛說能在床上躺到死,如果吃喝拉撒都被人伺候上,覺得好像這種生活特彆的美好,可一旦躺在床上起不來的時候,後悔的淚都流不出來。如果再看到自己老伴和其他老頭摟著跳舞,那真的,想死都死不利索。
“張院,修複了神經後,是放鋼棒來固定,還是異體骨”楊主任看張凡盯著患者的檢查結果,就走了過來詢問張凡。
這種程度的手術,術前的討論都是一個大概方向,而且,在手術前還會準備好幾種器械,以防切開後導致措手不及。
“不,腰三四融合,不能固定,他的力矩已經變化了,放入異體固定物後,未必能支撐起他的整個上身,隻有靠原本的骨骼改型調整力矩。”
“嗯,我也是這麼想的!”老楊看了看張凡,看了看放在觀片燈上的檢查結果,相當肯定的對張凡說道。
“嗬嗬!”張凡笑了笑,點了點頭。
其實老楊哪裡是這麼想的,他以為張凡要放鋼棒。還準備問張凡放怎麼樣的呢。
這就是飛刀專家和非飛刀專家的區彆。一個對於技術的應用更加的靈活,而另外一個則還圍困在常規手術中。
梁主任、楊主任他們水平其實相差不多。所以,在這種老年患者的損傷手術中,很是沒有把握。
這也是當張凡飛刀津河後,相當受尊敬的原因之一。
手術開始。
張凡拿起手術刀後,就變的不同了。沒有奉承更沒有謙讓,說一就是一。
“這裡有出血,電刀給我!”老楊是一助,他的一側出現了一個小動脈呲著血花,他把手伸向了器械護士。
結果,護士還沒說話,張凡先說話了:“不用電刀,絲線結紮!”
老楊剛要拿起絲線,結果張凡已經開始結紮。
可以說,從手術開始,稍微關鍵的步驟,張凡絕對不會讓幾個助手來上手。
不是不放心他們,這是飛刀醫生的一個通用的規則。
這也是為什麼,一般飛刀醫生,一天做不了幾台手術,而飛刀醫生在自己醫院的時候,一天能做十幾台的原因。
在自己醫院,手術雖然都是他簽字,可手術未必是他做的,就算碰到比較複雜的手術,往往也是他在最關鍵的步驟上手,做完關鍵步驟,就把手術交給其他人了。
很多人奔著大醫院,找大專家,手術未必是大專家親自做,這個是行內的潛規則。
而飛刀就不一樣了。
就如張凡一樣,才拿起手術刀得那一刻開始。他全神貫注,比在茶素醫院更加的專注,幾乎其他幾個主任,就是撐開器的存在。